曾经山寨机鼎盛时期,联发科作为当时获得移动处理器芯片制造技术的国内厂商推出了款手机解决方案“MTK”,MTK 平台以及衍生品被陆续运用在国产品牌的设备里,直到今天,其中波导、天语、长虹、TCL 这些老牌国产厂商都曾经是 MTK 平台的承载手机厂商,在纽约时报 2013 年的一篇汇总文章中,有不少行业高管、媒体人对联发科以及 MTK 平台给予了称赞的评价。
联发科凭借着起步早和价格低廉的,在国产手机发展的前十年时间里,市场份额超过60%,那时候可以说,联发科是名副其实的手机芯片厂商老大。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相比五年前的风光无比,现在的联发科确实有些没落了,在过去几年,移动芯片一直都被看作是智能手机为核心的元器件,而整个安卓市场基本被台湾联发科与美国高通两家垄断,不过近一两年联发科却后劲不足,功耗问题一直是联发科芯片的软肋。
众所周知,联发科曾经推出过的 Helio X20、P10、X10 这些明星处理器。直到目前来说,全球拥有研发或制造移动级处理器芯片的大厂一共有五家,分别是美国的高通、苹果、韩国的三星、我国的海思以及联发科。
可尽管如此,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没有将自家所研发的芯片出售给第三方,仅用在自家的新设备里。除了三星曾经将少批量的 Exynos 5430 出售过给魅族外,目前能够将处理器芯片制造并出口的,就剩下高通和联发科两家,而高通的成本价平均比 联发科芯片高 50% 以上、苹果 A 系、三星 Exynos、麒麟处理器均被用于其研发商的设备中,相对之下,联发科的芯片凭借其低廉的售价成为了国产中低端智能手机的主力。
但好景不长,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中低端智能手机已经失去“刚需”的市场地位,而专注中低端芯片市场的联发科在 2017 年的走势似乎也并不乐观,联发科逐渐陷入了困境。
三星猎户座、高通骁龙处理器四处抢夺市场,华为智能手机自主研发麒麟处理器PK联发科系智能手机,根据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2018年2月联发科以单月营收127.1亿元、折合人民币27亿元的成绩创造了该公司近3年来差的月度营收成绩。在出货量上,联发科方面新的预期2018年Q1将出货7500-8500万颗,和去年同期的1.1亿-1.2亿颗相比,将大幅下滑;营收连续五个月环比下滑。在市场份额上,2018年季度,联发科在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份额仅剩16%左右,这个数据也表示联发科近的战果“惨不忍睹”。
联发科MTK独揽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是从品牌、战略再到芯片的制造工艺,高通、海思和三星无疑是联发科的强劲对手。无论是从品牌、战略再到芯片的制造工艺,高通和三星无疑是联发科的强劲对手,要想打败他们,联发科就必须要走上中市场这条路,但受2016年基带技术研发进度慢、2017年芯片X30失败的影响,联发科暂时放弃了芯片,而主攻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今年推出的中端芯片P60以与高通中芯片相当的性能,但是更低的价格获得了OPPO、vivo和小米的青睐,不过它们采用该款芯片的手机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在印度市场由于中国手机主攻中低端手机市场,为了控制成本,联发科的低端芯片P22、A22芯片更受中国手机青睐,这有利于它们在千元人民币左右的手机市场以性价比作为主要竞争优势与三星竞争。
这类低端芯片虽然有助于联发科提升芯片出货量,但是对于其看重的毛利显然帮助不大。2016年二季度,联发科在中国大陆手机芯片市场击败高通赢得了位的市场份额,不过毛利却一路走低,随后由于芯片和中端芯片的失利,营收又一路下滑,如今随着其中低端芯片的发力总算有机会挽救营收,但是毛利恐怕将依然维持在低位。
考虑到现实,这也是一种无奈,中国手机企业虽然市场份额一路上升,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利润占比一直远远低于苹果和三星,而从去年起中国手机品牌的竞争又再次回到中低端手机市场,高度依赖中国手机企业的联发科自然也无法避免受到影响,即使如今在繁荣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和中国手机的支持下,联发科的业绩可望回升,但是也只是杯水车薪。
人工智能的迷雾:解读ChatGPT与新时代的挑战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的浪潮席卷全球。在人工智能(AI)领域,一个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引发了广泛关注。它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划破了人们对机器智能的认知,也带来了对其潜在风险的思考。图灵测试的幽灵:机器智能与人类认知的边界1950年,艾伦·图灵提出的“模仿游戏”——图灵测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机器是
0评论2025-08-086
激活引擎:外资研发中心驱动创新浪潮
中国经济的活力,犹如一艘巨轮,在创新之海乘风破浪。而外资研发中心,正是为这艘巨轮提供澎湃动力的强大引擎。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选择扎根中国,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共同推进创新发展,构建互利共赢的未来。1. 创新沃土:外资研发中心的聚集效应上海的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创新实
0评论2025-08-083
破茧成蝶: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密码与未来之路
中小微企业,犹如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充满活力,也备受挑战。它们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每一次振翅都蕴含着对未来的向往,对成长的渴望。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企业茁壮成长,增强它们的韧性,加速实现质的飞跃,我们迫切需要探寻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解锁它们的发展密码。扶持与发展并举:构建生态,赋能成长促进中小微企业
0评论2025-08-081
协作机器人:柔性智造时代的得力助手
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自动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其中,协作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制造业实现柔性化、智能化生产的关键力量。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以其轻巧、易用、友好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的青睐。本文将深入探讨协作机器人为何能够成为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
0评论2025-08-084
协作机器人的崛起:柔性制造时代的智能伙伴
在制造业的浩瀚星空中,两类机器人熠熠生辉,它们分别是曾经的“明星”——工业机器人,以及如今冉冉升起的“新星”——协作机器人。虽然工业机器人凭借着强大的力量和超高的精度,在自动化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制造业对生产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也赋予了协作机器人崭新的生命力。那么,面对工业机器人曾
0评论2025-08-081
机器视觉的下一个十年:三大创新趋势与产业突破
在工业4.0浪潮的驱动下,生产车间对“看得更清、判断更快、响应更灵”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机器视觉不再是单纯的2D检测工具,而是向全方位感知、深度融合的方向演进。根据最新行业研究,未来机器视觉将围绕3D技术成熟、国产化替代加速、碎片化场景一体化三大趋势展开布局。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三条主线,并探讨它们
0评论2025-08-08145
开启“视界”新纪元:机器视觉,驱动行业变革的“慧眼”
科技的浪潮奔腾向前,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器视觉”、“深度学习”、“传感器技术”、“智能制造”、“自动驾驶”…… 这些词汇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谈话之中。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一个智能化、自动化的世界。尤其在制造业,“机器视觉”这颗璀璨的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引领
0评论2025-08-083
制造业的未来跃迁: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交织的时代
当今世界,制造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正深刻地重塑着工业的面貌。本文将深入探讨增材制造、工业智能化和可持续制造这三大驱动力,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引领制造业走向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环保的未来。增材制造:开启个性化生产新纪元增材制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D打印,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制造
0评论2025-08-0843
制造业焕新时代:构建坚实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经济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制造业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实体经济的基石,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如今,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制造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构建坚实、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夯实基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经过多年的发
0评论2025-08-086
制造业的“数”与“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充满变革的时代,实体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关乎未来发展态势的关键。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在于拥抱创新,拥抱数字化变革,以及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个重
0评论2025-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