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曾为国产移动级处理器芯片霸主

2020-01-15 11:3712670工业品商城
       曾经山寨机鼎盛时期,联发科作为当时获得移动处理器芯片制造技术的国内厂商推出了款手机解决方案“MTK”,MTK 平台以及衍生品被陆续运用在国产品牌的设备里,直到今天,其中波导、天语、长虹、TCL 这些老牌国产厂商都曾经是 MTK 平台的承载手机厂商,在纽约时报 2013 年的一篇汇总文章中,有不少行业高管、媒体人对联发科以及 MTK 平台给予了称赞的评价。
  联发科凭借着起步早和价格低廉的,在国产手机发展的前十年时间里,市场份额超过60%,那时候可以说,联发科是名副其实的手机芯片厂商老大。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相比五年前的风光无比,现在的联发科确实有些没落了,在过去几年,移动芯片一直都被看作是智能手机为核心的元器件,而整个安卓市场基本被台湾联发科与美国高通两家垄断,不过近一两年联发科却后劲不足,功耗问题一直是联发科芯片的软肋。
  众所周知,联发科曾经推出过的 Helio X20、P10、X10 这些明星处理器。直到目前来说,全球拥有研发或制造移动级处理器芯片的大厂一共有五家,分别是美国的高通、苹果、韩国的三星、我国的海思以及联发科。
  可尽管如此,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没有将自家所研发的芯片出售给第三方,仅用在自家的新设备里。除了三星曾经将少批量的 Exynos 5430 出售过给魅族外,目前能够将处理器芯片制造并出口的,就剩下高通和联发科两家,而高通的成本价平均比    联发科芯片高 50% 以上、苹果 A 系、三星 Exynos、麒麟处理器均被用于其研发商的设备中,相对之下,联发科的芯片凭借其低廉的售价成为了国产中低端智能手机的主力。
  但好景不长,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中低端智能手机已经失去“刚需”的市场地位,而专注中低端芯片市场的联发科在 2017 年的走势似乎也并不乐观,联发科逐渐陷入了困境。
  三星猎户座、高通骁龙处理器四处抢夺市场,华为智能手机自主研发麒麟处理器PK联发科系智能手机,根据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2018年2月联发科以单月营收127.1亿元、折合人民币27亿元的成绩创造了该公司近3年来差的月度营收成绩。在出货量上,联发科方面新的预期2018年Q1将出货7500-8500万颗,和去年同期的1.1亿-1.2亿颗相比,将大幅下滑;营收连续五个月环比下滑。在市场份额上,2018年季度,联发科在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份额仅剩16%左右,这个数据也表示联发科近的战果“惨不忍睹”。
  联发科MTK独揽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是从品牌、战略再到芯片的制造工艺,高通、海思和三星无疑是联发科的强劲对手。无论是从品牌、战略再到芯片的制造工艺,高通和三星无疑是联发科的强劲对手,要想打败他们,联发科就必须要走上中市场这条路,但受2016年基带技术研发进度慢、2017年芯片X30失败的影响,联发科暂时放弃了芯片,而主攻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今年推出的中端芯片P60以与高通中芯片相当的性能,但是更低的价格获得了OPPO、vivo和小米的青睐,不过它们采用该款芯片的手机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在印度市场由于中国手机主攻中低端手机市场,为了控制成本,联发科的低端芯片P22、A22芯片更受中国手机青睐,这有利于它们在千元人民币左右的手机市场以性价比作为主要竞争优势与三星竞争。
  这类低端芯片虽然有助于联发科提升芯片出货量,但是对于其看重的毛利显然帮助不大。2016年二季度,联发科在中国大陆手机芯片市场击败高通赢得了位的市场份额,不过毛利却一路走低,随后由于芯片和中端芯片的失利,营收又一路下滑,如今随着其中低端芯片的发力总算有机会挽救营收,但是毛利恐怕将依然维持在低位。
  考虑到现实,这也是一种无奈,中国手机企业虽然市场份额一路上升,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利润占比一直远远低于苹果和三星,而从去年起中国手机品牌的竞争又再次回到中低端手机市场,高度依赖中国手机企业的联发科自然也无法避免受到影响,即使如今在繁荣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和中国手机的支持下,联发科的业绩可望回升,但是也只是杯水车薪。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5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3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6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5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3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7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5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