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关于中国高铁,这是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2018-12-22 13:403880admin

       中国高铁是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创新的象征,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其重要性,很多媒体以及个人借此炒作、借题发挥。有的媒体对高铁进行夸大性的报道,让读者对高铁产生错误的观点;有的媒体则存在贬低的行为,故意抹黑高铁技术以达到吸引众人眼球的目的。对于中国高铁,无论是一味抬高还是一味贬低,都是不可取。只有正确认识它的优点和问题,才能拥有更快的进步速度。

一、中国高铁的技术领跑世界吗?

      这个当然是真的。尽管很多无良的媒体宣传炒作中国的高铁技术大多来自国外、缺乏有核心技术等等,但是这种哗众取宠的说法并不可信。中国的高铁在早期确实引进了一些外国技术,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目前,中国已经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建设“全体系”高铁。在高铁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稳居世界第一梯队。

——中国高铁列车实现了全谱系自主研发,转向架、列车网络控制、车体制造等关键技术都已实现自主掌控,同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外巨头处于同一水平线。对世界先进高铁技术,从以前的“仰望”,发展到当前的“平视”。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核心软件、成套列控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对国外产品实现全面替代,能够根据高寒、风沙等不同工况条件提供高速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我国复杂的自然气候条件,保证高铁稳定安全运营。

——中国高铁桥梁、隧道等线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居于世界前列。我国铁路基建施工设备自主化程度高,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凶险的地质条件,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基建狂魔”。

二、关键小零件、大型机床仍依赖洋枪洋炮?

      关键小零件、大型机床仍依赖洋枪洋炮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存在的。目前,高铁的自主掌握程度高,技术先进,但在基础装备制造、技术研发的短板仍然存在,特别是在零部件制造方面。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一些先进列车生产车间,许多机床、设备标签上都注明了“出生地”是一些西方国家。许多工程师对记者说,国内不是没有大型精密加工机床产品,但以前没用过,设计到产品质量安全,不敢贸然换新,只好依靠“洋枪洋炮”。

      除了高端机床,高铁列车的部分轴承、车轮、齿轮传动系统、转向架等构件以及某些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目前还需要进口。另外,高铁车上的电气部分,类似受电弓、变流器、制动装置等也主要依靠进口或者是用外方的核心零部件在合资公司组装,国内生产的产品在可靠性上还有存在差距。

       当然,并不是所有零部件都依赖进口,很多零部件国内企业也能进行生产,但是困于成本太高,产量太低,只能用进口的代替。

三、 高铁没必要高国产化吗?

     有观点认为:我国的高铁既然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了,还有必要大费周章造“小零件”、实现高国产化吗?答案是有必要。

     一方面,说没必要只会影响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如果科研自身对于研究如何突破“小零件”的制约失去了兴趣,那么就突破与创新只会更加艰难。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为了自身技术的领先,往往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上禁止出口,中兴事件已是前车之鉴。所以,纵然经济全球化提升了高铁的生产效率,但是保持高国产化才会使我国高铁掌握持久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高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不断前行。从一穷二白到领先世界,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走出的道路正是中国制造、中国设计、中国创新所要前进的方向。改革的车轮正滚滚向前,高铁上的中国正疾步如飞。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29.html


打赏 0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0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6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6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4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5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3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