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5G+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如火如荼,三大运营商在赛道上“角逐正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这些难题,也正是不少质疑声音的根源所在。
行业挑战犹存:“痛点”与“难点”并存
1. 成本困扰: 尽管在工业5G芯片、模组及网关的价格上,下降趋势已然显著,但其总体成本依然高于中小企业的预期。这种经济上的压力,使得不少企业在引入新技术时,不得不采取“观望”的态度,延迟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2. 应用碎片化与生态不完善: “5G+工业互联网”已在多个领域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但整体而言,其应用场景仍呈现“点状”分布**,距离大规模普及和深度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业生态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如何实现规模化复制,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工业领域细分行业众多,工业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变得异常复杂,这就大大增加了实现规模复制的难度。
3. 沟通鸿沟与标准差异: 中国联通研究院无线技术研究中心总监李福昌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这一挑战:“通信与垂直行业的相互理解仍需加强”。虽然统一的技术标准有助于降低成本,但我们也必须充分考虑行业本身的差异性,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寻找共性的解决方案。
4. 5G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为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需要持续加强有线与无线的融合,以及连接与计算的融合,以提升整体服务的效能。
5.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多样性与5G标准的冲突: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多样化的系统和标准长期存在,且系统的更新换代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拔除式”替换。因此,在推行5G技术时,通信行业所追求的“统一标准”与工业自动化领域固有的“多样性”之间,产生了显著的矛盾。
破局之道:创新、协同与标准演进
面对上述挑战,行业专家们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 大胆创新与协同发展相结合: 李福昌建议,对于初创或中小企业,应鼓励其更加大胆地引入5G和5G-A,探索新的应用模式。而对于智能化程度已较高的企业,则要审慎考虑如何与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协同发展,实现平稳过渡和升级。
• 明确目标方向,循序渐进: 在推进5G和数字化转型时,明确其目标方向至关重要。如果目标仅仅定位于生产管理类应用,那么实施的难度相对较低。然而,如果致力于实现核心生产环节的全面数字化、全5G化,那么技术方案的难度和复杂性将大大提升,需要进行综合考量。
• 生态合作,共筑数字化未来: 对于体量较小、缺乏自身规模优势的工厂等中小企业而言,与运营商、设备商、平台厂商等形成协同合作,是降低成本、推动数字化改造的必由之路。 这种生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汇聚资源,共同破解技术难题,加速成果转化。
5G-A:开启5G应用新篇章,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5G-Advanced(简称5G-A)R18标准已于6月18日在上海正式冻结。这将为拓宽5G行业应用带来巨大的助力。
• 体验升级: 5G-A 不仅能满足特定场景下对高质量移动网络的迫切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上网体验。
• 场景拓展: 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拓宽5G的应用场景,加速5G在各行业的渗透,进一步发挥5G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基于现有5G良好的技术产业和市场发展,5G正进入向5G-A演进的阶段。5G-A实现了10倍速率提升、更大规模连接和更低时延等特性,并且持续扩展了更多融合应用场景。5G-A被视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中间阶段,它将为5G发展定义新的目标和能力,并为6G的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来展望:工业互联网的广阔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年)》,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达1.35万亿元。
展望未来,无论是5G、5G-A,还是即将到来的6G,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都将成为驱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强大引擎,共同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场由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正行稳致远,在挑战中不断进化,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澎湃动力。
中国工业经济强劲复苏:科技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升级,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今年以来,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回升向好的强劲态势,成为支撑宏观经济稳步向前的关键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有待进一步释放,但中国工业经济凭借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开门红”,并正在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业经济数据亮眼,结构优化成效显著数据显示
0评论2025-11-142
迈向“智造”未来:中国制造业四大核心驱动力——效率、创新、敏捷与协同
面向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考量,而是四大核心特质的有机融合:效率、创新、敏捷性和协同。前文已深入剖析了效率与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将着重探讨敏捷性与协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驱动中国制造业走向转型升级的新高度。敏捷性: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代长久以来,制造业都以精密的计划和严格的标准为基石。然而
0评论2025-11-142
破局“内卷”,拥抱“智造”:中国制造业以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庞大的生产能力固然是宝贵财富,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增长点难寻,行业“内卷”加剧,其根源在于缺乏真正的差异化。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更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以及
0评论2025-11-142
全球制造业承压:美国与欧元区PMI数据折射市场挑战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揭示了全球制造业领域正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一系列衡量产业活跃度的关键指标中,美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显示出收缩的迹象,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下,生产、订单和投资等环节普遍承压。当地时间7月1日,由业内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0评论2025-11-144
赋能高效生产:智能制造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从昔日小巧的加工单元,蜕变为如今高度集成的自动化生产线,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智能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成为推动产业革新与现代化经济体建设的核心驱动。它不仅是新一轮科技浪潮下的必然产物,更是企业探索未来生产模式、拓展应用场景的强大动能。如今,一批聚焦特定细分领域、掌握核
0评论2025-11-142
“5G+工业互联网”五年:加速布局,运营商竞逐主战场,勾勒产业数字化新蓝图
五年来,“5G+工业互联网”已从一个前瞻性概念,演变为各地政府大力推动的重点发展战略。这场由技术革新驱动的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工业的面貌。四川:西部区域标杆,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以四川省为例,作为西部地区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的排头兵,四川已建成西部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信息通信网
0评论2025-11-137
窥视未来:传感器技术的革新浪潮,重塑感知与智能的边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感器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数据存储、储能、新材料、网络基础设备等软硬件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成本的持续优化,传感器的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并驱动着智能化的新浪潮。微观世界的无限可能:更小、更便宜、更
0评论2025-11-137
智造新引擎:大数据驱动的生产力革命,引领产业迈向无限可能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核心驱动力源自一种颠覆性的新范式——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这一切的发生,始于企业内部和外部流动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如同地下宝藏,蕴藏着优化运营、提升效率、驱动创新的巨大潜力。当这些宝藏被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和强大的决策引擎发
0评论2025-11-135
智造进化:赋能生产新纪元,驱动产业革新
在追求极致效率与精益求精的制造领域,一种前沿的生产范式——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产业的未来图景。它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孤军奋战,而是将高度智能化的设备与经验丰富的“人类智慧”深度融合,协同演绎一场“人机一体化”的智能交响乐。在这场革新中,智能机器能够模拟
0评论2025-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