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TCL:从“缺芯少屏”突围到高科技制造业巨头,李东生解码中国制造业“突围卷”之道

2025-11-13 08:2940工业品商城

 面对日益严峻的制造业“内卷化”压力,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以其四十余年的行业经验,给出了清晰的出路:“制造业不能只依靠成本效率,一定要往技术创新上走,能够跟上全球领先水平,有技术壁垒,别人才很难去超越你,才能够在卷的过程中生存下来。” 这番话,不仅是他对当下中国制造困境的深刻洞察,更是TCL自身经历数次变革与转型,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顽强生存并崛起的生动写照。

破局“缺芯少屏”,TCL华星引领面板技术革命

 李东生对“内卷”的感触“别有一番”。他带领的TCL,在2004年彩电行业面临从CRT向LCD转型,日韩、中国台湾面板巨头崛起,中国大陆彩电行业“缺芯少屏”的困境时,就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TCL没有选择被动接受,而是决心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于2009年创立TCL华星,强势布局半导体显示产业。

 这一战略布局的成果是显著的。如今,TCL华星已晋升为中国“面板双雄”之一,并在Mini LED和印刷OLED等前沿面板技术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成功实现了对全球领先水平的追赶,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领跑。这正是李东生所倡导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壁垒”的最佳实践。

布局泛半导体,TCL加速迈向高科技制造业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持续攻坚克难,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TCL也完成了从传统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到高科技制造业的身份转变。公司并将泛半导体领域的管理经验成功复制到其他高新科技领域。2020年,TCL收购天津中环集团,正式进军新能源光伏产业赛道。

 这一系列战略性的举措,使得TCL成功构建了集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于一体的产业集团。如今,TCL的业务版图已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6个研发中心、33个制造基地,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多元化的、高科技的产业帝国。

“敢去和高手过招”,在竞争中建立核心能力

 李东生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论断,充满自信与哲理。“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有两点,”他强调:“一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要敢去和高手过招,很多本事都是要在竞争中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的。”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制造业向上发展的关键:

• 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难以被超越的技术壁垒。

• 拥抱全球化竞争: “敢于和高手过招”意味着要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在与国际顶尖企业的较量中,学习、成长,并最终建立起自身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李东生坚信,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具备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全球化挑战的能力。TCL的转型历程,也正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浪潮中,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实现自我超越、摆脱“内卷”困境的缩影。未来,中国的制造业能否持续向上,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践行“技术创新”和“敢于竞争”这两大核心驱动力。


打赏 0
中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政策加力,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中国工业经济在今年以来持续展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支撑经济回升向好的主导力量。年初至今,工业生产增速较快,为宏观经济注入了坚实的动力。当前工业经济形势解读与稳增长政策展望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就当前工业经济形势

0评论2025-11-143

超越代工:中国制造业如何激活“新质生产力”,打造全球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我们已不再是简单的“世界工厂”,本土品牌崭露头角。然而,在许多关键的细分领域,中国制造在核心原材料和高端生产加工设备方面,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巨头的掌控。要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从模仿和代工迈向需求和技术引领,创新的触角必须延伸到产品硬

0评论2025-11-142

驾驭数字浪潮:制造业如何从“制造”迈向“智造”,重塑全球价值格局
网络和智能技术的崛起,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从商业模式的革新到生产力的指数级跃升,它们已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驱动力。如今,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其价值链正从传统的线性结构向以“网络化”为特征的全生态价值网络进行战略重构。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去中间化”和“产销合一”等

0评论2025-11-144

新时代工业浪潮:关键技术赋能,应对挑战,驱动可持续增长
随着制造业迈入新时代,生产模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大规模定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正在实现的现实。高敏捷性、强适应性的生产系统,使得企业能够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偏好和严峻的市场需求。展望未来十年,外骨骼、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大数据及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将成为推动制

0评论2025-11-144

“人本智造”新时代:重塑制造业核心,驱动效率、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正步入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期,其核心理念已从单纯追求生产效率,转向以**“人”**为中心,将员工的核心需求、福祉与创造力置于生产流程的重中之重。这并非意味着摒弃技术,而是通过智能技术赋能,让机器适应人类的需求,而非反之。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工人的直觉、技能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与先进技术深度融合,

0评论2025-11-144

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热潮涌动 头部企业与关键技术获资本青睐
2024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炙手可热,投资热度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在该赛道的融资事件已逾22起,累计融资金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初创公司Figure AI以高达6.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的巨额融资,成为本轮融资的领跑者。在中国国内,宇树科技凭借近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荣登本土人形机器人

0评论2025-11-143

智能驱动未来:解析工业自动化与控制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工业制造业的脉搏正在加速跳动,尤其是在自动化与控制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企业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以及对按时交付任务的严格要求,工厂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依赖程度已达到历史新高。据权威统计分析,去年全球工业自动化与控制市场的总规模估值已高达约1949.9亿美元,并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

0评论2025-11-144

工业储能:机遇与挑战并存,多方合力共绘绿色转型新蓝图
当前,工业储能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机遇与挑战交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阻碍。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认识到储能对其能源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和供电可靠性的关键作用,正在积极寻求部署储能设施。然而,高昂的初期成本,包括土地、接入和融资等方面的支出,仍然是制约工业储能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

0评论2025-11-144

5G+工业互联网:从“县县通”到“村村通”,掘金下半场,赋能实体经济新引擎
自2019年6月6日,中国史诗级数字基建——5G商用牌照发放至今,五年光阴如梭,“5G+工业互联网”早已从崭新的概念,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伴随着超过 seven,300 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累计投资,以及“工业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带来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招商。然而,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普通用户眼中,5G的炫

0评论2025-11-138

创新引领,标准“领跑”:2024年重点领域揭晓,共塑高质发展新格局
6月20日,一项重要的市场监管动向——《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的公告,由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这项公告的发布,标志着国家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通过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引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携

0评论2025-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