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的触角已延伸至现代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驱动着从生产车间的精密协作,到万家灯火的温馨点亮。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能源领域,高低压成套设备堪称电力系统的中坚力量,其核心电气控制机柜在集成、联通、控制和保护电路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当前,能源结构的绿色化和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拥有悠久历史的电气高低压成套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数智化变革。在“中国电器之都”的温州乐清市,一家名为浙江万榕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正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传统成套设备的制造流程,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挑战与数智化破局
一台台看似简洁的电气控制机柜,背后是复杂且精密的生产工艺。该行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非标定制化”,这意味着每一个订单都需要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用电需求。传统的生产模式,严重依赖人工进行设计、绘图和测量。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成千上万个参数,工序繁复、耗时极长,且极易出现人为错误,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以往,电气机柜的设计主要依靠人工绘制图纸,即便客户购买了器件,也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制,才能推进后续的生产制造。”浙江万榕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帅坦言。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也使得企业难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大数据驱动设计优化,实现“分钟级”响应
为突破传统设计的瓶颈,黄帅及其团队将目光锁定在设计环节的数智化升级。他们深知,设计是贯穿成套行业的核心环节,快速的设计能力意味着更快的报价、更高效的制造,最终实现显著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万榕信息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其母公司在成套电气设备领域积累的雄厚数据资源。凭借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万榕信息的高管团队得以构建起海量的行业数据库。基于此,他们携手技术伙伴,成功打造了“万智云电气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今,用户只需输入基本参数,该平台便能在短短数分钟内生成1:1的3D模型。
“平台已集成了超过4100个元器件模型和1600个结构方案模型。通过数据库的智能匹配,我们能在短时间内生成最优设计方案,并自动输出图纸和3D模型。原本需要花费数周的设计工作,如今已缩短至一小时以内。”黄帅介绍道。
人工智能加速交付,生产周期大幅缩短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显著压缩了电气控制机柜的成套交付周期。数据显示,从元器件采购到柜体制造组装完成,整个流程最快可以压缩到7天。相较于三年前平均约45天的交付期,如今的交付周期已大幅缩短超过20%。这意味着企业能够更迅速地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OCR大模型赋能数据规范化,提升协同效率
平台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庞大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然而,电气行业的图纸文件往往风格各异,包含大量线条、符号和文字描述,给数据录入和模型训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腾讯云OCR大模型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通过这项技术,原本冗长且易出错的手动录入过程被极大简化。即使是格式不规范的图纸,也能在数分钟内被识别并转化为标准格式。复杂如电路图,也能在数小时内转化为可用于生产的初步设计稿,显著降低了协同沟通的成本。
尽管如此,电气行业图纸的特殊性,如方案主线与网格线的区分,依然对大模型的训练提出了严峻考验。为此,需要通过精细化的标注和持续的训练,让模型“学会”识别这些复杂的行业语言。目前,尽管仍需人工复审,但OCR技术已能帮助解决95%的图纸识别问题,为实现高效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价值共创为导向,“万智云”赋能产业生态
面对数智化转型的巨大投入,万榕信息秉持着清晰的愿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而非追求短期盈利。公司致力于通过“万智云”互联网平台,连接产业链的上下游,赋能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提升。
大模型助力技能养成,解决人才培养难题
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问答大模型,在电气行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着显著作用。电气工程师的培养周期长、专业门槛高。通过构建“专家系统”,工程师只需掌握提问的技巧,就能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极大地缩短了培训周期,缓解了行业人才队伍的短板。
总而言之,电气成套行业在数智技术的驱动下,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现代化蜕变。数据驱动的设计、人工智能赋能的生产流程、以及高效的协同机制,正共同描绘出一幅高效、精准、绿色的产业未来图景。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0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0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0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0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0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0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0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4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5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