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演进,尤其是大模型的崛起,工业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生产数字化的规模化落地,到工控自动化的跨界融合,再到工业大模型的全面渗透,AI 正逐步重塑工业研产供销服全链条,催生海量市场机遇,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AI + 生产数字化:规模化应用成主流,多场景持续渗透
在大模型技术兴起之前,AI 已在工业生产数字化管理领域深耕多年,形成多个规模化应用赛道,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工具。其中,以视觉智能为核心的 AI 质检与 AI 安监,以及以数据智能为核心的多场景解决方案,共同构成了生产数字化的核心支柱。
AI 质检凭借高精度、高效率的优势,已在 3C 电子、汽车制造、轻工消费品等行业实现广泛落地。例如,在 3C 电子行业,AI 质检可快速识别芯片、屏幕等零部件的微小瑕疵,检测准确率远超人工;在汽车制造领域,能实时监控车身焊接、涂装等关键工序的质量问题。同时,该技术正加速向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包装印刷、食品饮料等行业拓展,不断挖掘新应用场景。数据显示,2022 年工业 AI 质检解决方案(不含硬件)市场规模已达 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4%,预计到 2026 年这一规模将飙升至 13.35 亿美元,五年间实现近 5 倍增长。
数据智能则通过 “AI 大数据 + 机理融合” 的数据分析建模,在设备智能运维、生产过程优化、智能计划调度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以设备智能运维为例,AI 可通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预测故障风险并提前预警,大幅降低停机损失;生产过程优化则能基于数据模型动态调整工艺参数,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目前,数据智能部分场景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预计到 2027 年,工业数据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106.6 亿元,成为生产数字化领域的另一增长引擎。
二、AI + 工控自动化:边缘融合成新趋势,十亿级市场待开启
随着工业数字化从云端向边缘端延伸,IT(信息技术)与 OT(运营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AI 技术开始向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渗透,开启 “AI + 工控” 的全新探索阶段。这一趋势不仅推动工业控制向更智能、更灵活的方向发展,还为泛工业领域带来新的应用可能。
当前,AI 与工控自动化的融合已在多个工业场景形成潜力解决方案。例如,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中,AI 可实时分析生产数据,动态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实现生产流程的自适应优化;在能源领域,能通过 AI 算法精准调控发电、输电设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除工业场景外,这一技术还在建筑(如智能楼宇设备控制)、交通物流(如智能仓储调度系统)等泛工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据行业预测,未来 AI + 工控自动化领域将释放十亿级市场空间,成为 AI 赋能工业的新增长极。
三、工业大模型:全链条渗透,碎片化场景孕育新机遇
自 ChatGPT 掀起大模型热潮以来,工业大模型迅速成为行业焦点。目前,已有上百家技术服务商与工业企业携手,在工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链条开展工业大模型应用探索,形成大量碎片化场景落地案例,推动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工业大模型的应用主要聚焦三大方向:其一,通过大模型技术升级传统生产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例如优化 AI 质检算法精度、提升设备运维预测准确性;其二,打造知识问答、智能问数等轻量化应用,帮助企业员工快速获取生产工艺、设备参数等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效率;其三,开发工业软件 Copilot(副驾驶)功能,为研发设计、生产调度等环节提供智能辅助,例如在产品研发中辅助工程师生成设计方案、在生产计划制定中优化排产逻辑。这些场景不仅覆盖工业全流程,还在不断拓展应用边界,未来将孕育出海量潜在市场机遇,成为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
为深入挖掘 AI 赋能工业的价值,IDC 已在 AI 质检、工业数据智能、工业大模型等领域开展持续研究,通过跟踪市场格局、分析应用进展、梳理典型案例,为行业提供专业洞察。未来,IDC 将继续深化相关研究,同时欢迎更多技术供应商与工业企业参与交流合作,共同推动 AI 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助力工业企业迈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新阶段。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1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7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7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5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6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4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