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驱动智慧制造: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蓬勃发展与五大趋势解读

2025-11-06 08:23400工业品商城

 工业软件,堪称数字工厂的心脏,正以惊人的速度驱动着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 IDC 的预测,从2022年至2027年,中国制造业整体IT市场规模预计将从8012.9亿元人民币显著增长至17189.9亿元人民币,五年内将保持16.5%的年复合增长率。在此背景下,软件在整个IT市场中的占比将逐步提升,从20.1%上升至22%,凸显了软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核心工业软件市场(涵盖CAD、CAE、EDA、PLM、MES等关键软件,不包含咨询和实施服务)的表现更为强劲。IDC预测,该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73.6亿元人民币,在2027年跃升至579.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核心工业软件正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曾几何时渗透率较低(仅5%)的设计研发领域工业软件,随着中国本土厂商的不断创新和市场布局的深化,其渗透率已显著提升至12%至15%之间,并且预计未来仍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示着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工业软件市场五大发展新趋势:洞察未来机遇

除了市场并购活动日趋加剧外,中国工业软件市场正呈现出以下五大显著趋势:

趋势一:MES产品呈现“轻重两极分化”,与市场及行业同频共振

MES(制造执行系统)市场正呈现出明显的“轻重两级分化”态势。

• 轻量级SaaS MES:针对成长型制造企业,SaaS MES以其快速、低成本交付的优势,满足了企业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

• 重量级行业MOM:对于大型集团型和复杂制造企业,行业化的MOM(制造运营管理)解决方案正在不断涌现,提供更精细化、定制化的管理能力。

 同时,MES市场的增长将与特定行业的发展同频共振,尤其是在汽车整车、新能源、半导体等高速增长的行业,MES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趋势二:研发域工业软件支撑“全栈自研”与“软硬一体”的正向研发

 在投资环境回归理性、企业对盈利能力要求提高的背景下,研发端工业软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汽车行业为例,新车从发布到交付的周期已大幅缩短,从过去的2-3年缩短至18个月,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这背后是研发端出现的三大趋势:

1. 设计与仿真一体化:将设计和仿真紧密结合,加速迭代过程。

2. 微观电子设计与宏观物理仿真一体化:实现从芯片级别的微观理解到宏观系统行为的全面模拟。

3. 软件生命周期与硬件生命周期一体化: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与协同。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理事长李丰军所指出的,算法的进步已大幅缩短新车研发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18-24个月。汽车软件(包括嵌入式软件和工业软件)对中国汽车的“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趋势三:全球工业软件厂商并购趋势加强,推动微观与宏观仿真融合

 工业软件领域的并购活动持续升温。2024年1月16日,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及半导体IP领域的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宣布以约3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工业软件领导者Cadence Design Systems(原文应为Ansys,此处根据原文内容修正为Ansys)。此次交易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反映了微观电子设计与宏观仿真领域一体化的明确趋势。

新思科技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ssine Ghazi表示,面对系统复杂性、AI需求激增以及软件定义系统等趋势,企业需要更高的计算性能和效率。新思科技的EDA解决方案与Ansys的仿真分析技术结合,将能提供从芯片到系统的创新范式,帮助各行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最大化开发能力。

趋势四:工业互联网市场回归理性,以利润为导向 realignment

 经历了前几年的规模驱动发展后,工业互联网市场正回归理性,更加注重利润增长。IDC预计,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5%。厂商们的业务重心正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和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趋势五:IT/OT服务商融合重构工业软件生态,市场集中度提升

 整个市场的并购加速,高估值企业正加速向下吞并市场。市场正从“大鱼吃小鱼”演变为“大鱼吃中鱼”,甚至“大鱼吞并大鱼”。同时,随着IPO审核趋紧,收购反而成为了头部厂商提升市场集中度的重要机会。如果领先的厂商能抓住这一时机,通过战略性收购,有望快速巩固其市场地位。

文末总结:

 中国工业软件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增长。从MES的精细化分化,到研发软件对“全栈自研”的支撑,再到AI驱动的仿真技术融合,以及市场对利润和开放生态的共同追求,都预示着工业软件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扮演智慧制造核心引擎的角色。对于供应商而言,理解并把握这五大趋势,将是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


打赏 0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1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7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7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5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6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4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