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智能工厂已不再是科幻的构想,而是驱动产业升级、释放巨大潜能的现实引擎。近日,行业巨头施耐德电气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佼佼者京东方,分别以其在智能工厂建设领域的卓越实践,为我们描绘了制造业迈向智能化的最新蓝图,并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路径。
施耐德电气:驱动智能工厂的“双底座”与“应用生态”
作为一家在自动化和能源管理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施耐德电气提炼出了一套“全生命周期工业应用赋能路径”。其核心在于构建智能工厂的“数据双底座”——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这构成了智能工厂最底层、最基础的数据支撑,为上层的所有高级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静态数据: 聚焦于工厂的整体架构、设备配置、工艺流程等相对稳定的信息,为全局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石。
• 动态数据: 则捕捉生产过程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如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进度、环境参数等,实时反映工厂运作的脉搏。
在这两个坚实的数据中台之上,施耐德电气致力于帮助用户部署各种“高阶应用”,将其比喻为手机上的“APP”。这些应用如同智慧的“大脑”,能够解决企业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具体痛点。例如,能源管理模块能够精细化监控和优化能源消耗,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运营系统(MOM)则成为连接生产现场与管理决策的关键纽带,设备管理平台确保了设备的高效运维,人员管理平台则关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更进一步,施耐德电气还提供可视化、访问便捷的应用程序,如智能报警系统,能够第一时间预警潜在风险;自动化报告生成,将海量数据转化为直观的管理洞察;智能工单派发,提升运营效率。这一切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与企业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无缝对接,打破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从生产运营到企业整体管理的端到端数字化贯通,从而构建一个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智能制造体系。
京东方:半导体显示领域的“智能制造”标杆
京东方集团,这家在半导体显示领域享有盛誉的企业,展现了其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先行者姿态。其两家工厂被权威机构认定为智能化四级标准,并获得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的殊荣,这无疑是对其全链条智能化生产的高度认可。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监控,到物流、仓储,京东方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动态自动排产:化繁为简的智慧调度
半导体显示制造工艺极为复杂,涉及数十道工艺和上百台设备的协同运作。京东方采用了动态自动排产系统,其核心在于先进的排产逻辑和算法。利用基因算法,该系统能够每15分钟进行一次迭代,紧密结合生产线上的实时生产状况和设备健康状态,动态调整生产计划。这意味着,即使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工厂也能保持极高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化繁为简,精准调度每一台设备。
智能质量管控:预测性优化与闭环改善
在质量控制方面,京东方构建了覆盖全型号、全工艺流程的智能化监控体系。通过动作智能化监控,捕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结合基于历史经验搭建的数字化模型,并融入实时生产数据,系统能够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偏差,从而进行动态调整。这种“预测性维护”和“预测性质量控制”的理念,确保了生产不良率的最小化,并实现了持续改善的闭环。
精益能源管理:高效运营与绿色制造的典范
半导体显示制造是能源消耗大户。以8.5代生产线为例,年耗电量高达8亿度。京东方通过在上千台设备上部署上万个能源采集传感器,构建了精细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时数据上传与模型建立,使其能够动态分析生产线上的能耗问题。通过数据分析精确锁定异常设备,并主动向现场工程师发出干预指令,有效指导节能操作。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将单位生产能耗降低了39%。更重要的是,自动化模型能够主动寻找改善机会,驱动工厂能源效率的持续提升,成为绿色制造的杰出代表。
京东方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智能化转型经验,孕育了其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它贯穿了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该平台具备推广应用和同行借鉴的价值,有望加速高端显示模块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崭新的发展标杆,展示了技术创新如何驱动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制造未来。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1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7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7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5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6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4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