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近期发布的《IDC Market Forecast:中国核心工业软件市场预测,2023-2027》报告,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核心工业软件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的决心,也预示着工业软件供应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 整体IT市场与工业软件的同步增长
报告预测,从2022年到2027年,中国制造业的整体IT市场规模将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从8012.9亿元人民币扩张至17189.9亿元人民币,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5%。在此过程中,随着标准化产品交付比例的提升,软件在IT市场中的占比也将从20.1%逐步攀升至22%,这标志着软件作为驱动制造业核心价值的关键要素,其地位日益凸显。
尤为关键的是,中国核心工业软件(包含CAD、CAE、EDA、PLM、MES软件,但不含咨询和实施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273.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7年的579.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0%。这一增速显著高于整体IT市场,表明核心工业软件正成为拉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引擎”之一。
二、 数字工厂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的需求凸显
IDC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建设数字工厂的过程中,工业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这类供应商不仅能主导数字工厂的整体规划,还能协同其生态伙伴共同完成建设。然而,这种模式对服务商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生态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工业软件的产品组合能力和高级咨询能力被工业企业视为最重要的评估指标,这直接指向了那些拥有强大软件产品线并能提供深度专业服务的厂商。
三、 核心工业软件细分市场解读
报告对几个关键的核心工业软件细分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 2022年,中国CAD软件市场规模达到4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
• CAE软件市场则为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
• CAD市场呈现出厂商集中、产品技术趋同的特点,而CAE市场则更为分散,厂商数量更多,技术路径也更加多样。两者紧密相关,但各自的市场特征和发展动能有所不同。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
• 2022年,PLM软件市场(不含咨询、实施服务收入)规模为2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增速较上年略有下降。
• 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头部全球服务商增速放缓以及疫情期间项目交付的延期。
• 随着中国制造业从“制造驱动”向“创新驱动”升级,支持正向研发和机电软一体化智能产品设计的PLM软件,将成为客户选型的重要考量因素。
• 制造执行系统(MES)软件:
• 2022年,MES软件市场(不含咨询、实施服务收入)规模达到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
• MES市场的增长与实体产业的发展高度共振,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汽车整车等细分行业,MES市场需求急剧增长。
• 企业对MES的实施正从“跟风”转向“目标明确”,市场机会也从最初的普及阶段过渡到升级替换和深化应用阶段。
四、 新型工业软件的兴起
在市场调研中,IDC还发现,传统工业软件在覆盖新兴业务形态和部分蕴含工业技术的新型软件方面存在不足。鉴于此,IDC启动了《中国新型工业软件图谱及市场分析》研究,旨在归类和分析近年来涌现的各类新型工业软件形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新型工业软件被定义为具备“三新”特征的软件,即基础核心应用自主创新、新兴技术融合以及模式创新。这预示着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版图正在被不断拓宽和重塑。
展望
IDC的报告描绘了中国核心工业软件市场光明的发展前景。数字工厂的建设浪潮、对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以及CAD、CAE、PLM、MES等细分市场的稳健增长,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新型工业软件的出现,也为行业带来了更多创新和多元化的发展空间。未来,能够提供强大产品组合、优质咨询服务,并积极拥抱新兴技术和创新模式的工业软件企业,将更有可能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1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7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7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5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6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4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