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下,工业软件正成为驱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隐形心脏”。如今,中国工业软件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内卷”态势,但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催生了新的巨头,加速了技术的迭代,并驱动着本土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向全球市场发起冲击。
新巨头涌现与旧格局重塑:一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竞速
从华为metaERP在内部研发多年后的一鸣惊人,到用友、金蝶、浪潮等传统管理软件巨头积极寻求突破,工业软件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些老牌劲旅正从过去的管理领域,大踏步迈向决策分析、生产管理、设备控制乃至生产执行等更为细分的场景,以期深度契合各种复杂多样的工业应用需求。
与此同时,央企下属的科技公司也展现出新的活力。它们不再局限于服务母公司内部,而是积极将自身积累的技术转化为可输出的解决方案,不断拓展其在产业链上的影响力,构建起遍布全行业的合作伙伴网络,大有成为综合性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之势。
资本市场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工业软件的蓬勃生机。2023年,索辰科技、航天软件成功登陆科创板,芯享科技、哥瑞利、赛美特等一批企业获得了新的融资,而嘉立创则正处于IPO排队阶段,预示着行业将迎来更多新军。
SEMICON China 2024的热度:工业软件“内卷”下的核心追问
刚刚落幕的SEMICON China 2024展会盛况空前,三天会期吸引了近9万平方米的展厅、1100家参展商、4500个展位,参与者更是超过13万人次。多家参展企业向媒体透露,2025年的展位早已被抢订一空。如此“卷”到极致的行业氛围,不禁让人深思:工业软件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何处?
“以工为主,而非以软为主”:工业软件的深厚根基
业内普遍认为,真正的工业软件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扎根于数十年工业生产实践的土壤之中。它凝聚了无数关键技术、流程、工艺、知识和数据的沉淀,代表着工业体系的核心精髓。因此,工业软件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姓工不姓软”。缺乏深厚的工业技术底蕴,再精美的软件产品也难以真正触及客户的痛点,更难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满意。
国产工业软件的“平替”之路与细分赛道的突围
工业软件涵盖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嵌入式应用以及运维服务等多元领域。无论哪一类软件,实现市场认可的要素不外乎:技术成熟、产品卓越、案例扎实、性价比高以及服务及时。当前,国产工业软件的首要任务,便是向IBM、应用材料、西门子等全球工业软件巨头发起“平替”攻势。
以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为例,市场调研显示,在需求侧,众多中高端生产线对于国产软件在项目交付和售后维保方面依然存有顾虑。而在供给侧,国内厂商整体规模尚显不足,产品线也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然而,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厂商已在垂直细分赛道上逐步构建起自身的领先优势,为未来的全面崛起奠定了基础。
紧抓机遇:中国制造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环节跃升
客观而言,国内工业软件的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仍有约70%的空间被国际巨头占据。然而,中国广阔的市场、积极的产业政策以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催化着国产工业软件的加速追赶与超越。
现今,中国已是制造大国,但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仍在加速。制造业的产业链逻辑正从简单的加工制造,转向高技术、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与绿色化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向高技术领域的迁移,使得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正快速地向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环节集中。
这些深刻的变化,不仅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更需要各类工业软件作为坚实的技术支撑,方能切实助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生态共荣与全球视野:中国工业软件的未来图景
放眼国内,一个百花齐放的工业软件生态正在形成。众多参与者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短视,齐心协力深耕各自的业务领域,潜心孕育创新技术,扎实服务于每一寸市场需求。 展望全球,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正翘首以待中国智慧解决方案的到来。那些更尖端的技术和卓越的产品,同样需要源于中国的创新力量去定义和创造。
中国工业经济强劲复苏:科技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升级,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今年以来,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回升向好的强劲态势,成为支撑宏观经济稳步向前的关键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有待进一步释放,但中国工业经济凭借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开门红”,并正在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业经济数据亮眼,结构优化成效显著数据显示
0评论2025-11-144
迈向“智造”未来:中国制造业四大核心驱动力——效率、创新、敏捷与协同
面向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考量,而是四大核心特质的有机融合:效率、创新、敏捷性和协同。前文已深入剖析了效率与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将着重探讨敏捷性与协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驱动中国制造业走向转型升级的新高度。敏捷性: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代长久以来,制造业都以精密的计划和严格的标准为基石。然而
0评论2025-11-144
破局“内卷”,拥抱“智造”:中国制造业以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庞大的生产能力固然是宝贵财富,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增长点难寻,行业“内卷”加剧,其根源在于缺乏真正的差异化。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更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以及
0评论2025-11-145
全球制造业承压:美国与欧元区PMI数据折射市场挑战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揭示了全球制造业领域正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一系列衡量产业活跃度的关键指标中,美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显示出收缩的迹象,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下,生产、订单和投资等环节普遍承压。当地时间7月1日,由业内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0评论2025-11-147
赋能高效生产:智能制造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从昔日小巧的加工单元,蜕变为如今高度集成的自动化生产线,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智能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成为推动产业革新与现代化经济体建设的核心驱动。它不仅是新一轮科技浪潮下的必然产物,更是企业探索未来生产模式、拓展应用场景的强大动能。如今,一批聚焦特定细分领域、掌握核
0评论2025-11-146
5G+工业互联网:在挑战中前行,在标准演进中拥抱未来
尽管“5G+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如火如荼,三大运营商在赛道上“角逐正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这些难题,也正是不少质疑声音的根源所在。行业挑战犹存:“痛点”与“难点”并存1. 成本困扰: 尽管在工业5G芯片、模组及网关的价格上,下降趋势已然显著,但其总体成本依然高于中
0评论2025-11-1312
“5G+工业互联网”五年:加速布局,运营商竞逐主战场,勾勒产业数字化新蓝图
五年来,“5G+工业互联网”已从一个前瞻性概念,演变为各地政府大力推动的重点发展战略。这场由技术革新驱动的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工业的面貌。四川:西部区域标杆,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以四川省为例,作为西部地区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的排头兵,四川已建成西部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信息通信网
0评论2025-11-137
窥视未来:传感器技术的革新浪潮,重塑感知与智能的边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感器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数据存储、储能、新材料、网络基础设备等软硬件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成本的持续优化,传感器的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并驱动着智能化的新浪潮。微观世界的无限可能:更小、更便宜、更
0评论2025-11-139
智造新引擎:大数据驱动的生产力革命,引领产业迈向无限可能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核心驱动力源自一种颠覆性的新范式——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这一切的发生,始于企业内部和外部流动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如同地下宝藏,蕴藏着优化运营、提升效率、驱动创新的巨大潜力。当这些宝藏被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和强大的决策引擎发
0评论2025-11-135
智造进化:赋能生产新纪元,驱动产业革新
在追求极致效率与精益求精的制造领域,一种前沿的生产范式——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产业的未来图景。它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孤军奋战,而是将高度智能化的设备与经验丰富的“人类智慧”深度融合,协同演绎一场“人机一体化”的智能交响乐。在这场革新中,智能机器能够模拟
0评论2025-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