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感知智慧,连接未来:汉威科技驱动智能传感与物联网新纪元

2025-10-31 10:05320工业品商城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精准的“感知”是驱动智能化变革的关键。汉威科技,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企业,正是中国智能传感与物联网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从最初深耕气体传感器的精细技术,到如今成为集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及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于一体的领军企业,汉威科技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工业安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多个重要领域。

从气体传感器专家到物联网解决方案引领者:历程与蜕变

 汉威科技的起点,便是对气体传感器技术的执着追求。2003年,公司已然成为拥有全系列传感器、营收近千万的高新技术企业,确立了在气体传感器领域的领先地位。随后,公司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不断拓展传感器技术种类,并大力进军智能仪器仪表领域,实现了营收的跨越式增长,其仪器仪表产品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汉威科技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其成为国内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更是国内气体传感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这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的肯定,也为其后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动力。

 进入2011年,汉威科技敏锐地洞察到物联网时代的来临,积极调整战略,形成了以传感器为核心、智能仪器仪表为支柱、以系统解决方案为导向的物联网发展战略。通过自主研发和一系列兼并收购,公司整合了数据采集、软件、GIS等关键技术,逐步构建起强大的物联网版图。2017年,更名为“汉威科技”,标志着公司迈入集团化发展时代,并持续保持活跃的对外并购节奏,不断强化其在物联网领域的竞争力。2018年推出的祥云物联网平台,更是成为其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集大成者,帮助公司确立了在行业内的引领者地位。

多元产品矩阵,赋能千行百业

 汉威科技的产品体系覆盖广泛,主要包括传感器产品、仪器仪表产品和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共同构建起其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 强大的传感器产品线: 历经二十余载的深耕,汉威科技已拥有17大系列、300余个品种的传感器,涵盖了气体、压力、流量、温度、湿度、光电、加速度等关键物理量。公司在厚膜、薄膜、MEMS、陶瓷等核心工艺上取得突破,尤其在气体、振动、柔性传感器方面达到了国内前沿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在国外占有主导地位的半导体类、催化燃烧类、电化学类、红外光学类、光致电离(PID)类等五大系列传感器,汉威科技均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性能与国际主流产品相当,成功打破了技术和产品的国外垄断。

• 国际领先的仪器仪表产品: 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汉威科技研发了多样化的智能仪表产品。从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到便携式检测仪、家用检测仪、酒精检测仪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市政监测、环境监测、燃气安全、智能家居与健康等多个细分领域。公司实现了从国内领跑到国际先进的跨越,并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体。

• 成熟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汉威科技的“祥云物联网平台”是其物联网战略的核心载体,能够为客户提供设备接入、应用管理、设备管理、数据挖掘等全方位服务。基于此平台,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成熟的解决方案,如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平台、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消防、居家智能与健康等。这些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涵盖工业安全、环境监测、市政公用、消防、危化品监管以及居家健康等诸多关乎民生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营收稳健增长,聚焦主业迈向新高

 汉威科技近年来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营收增长。从2013年的3.02亿元,增至2022年的23.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87%。归母净利润也由0.40亿元增长至2.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94%。尽管在2018-2020年期间,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并购业务带来的商誉减值影响,净利润短暂承压,但公司在2021年后快速反弹,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近期,公司加速剥离公用事业资产,旨在进一步聚焦高毛利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核心业务。此次战略调整,使得仪器仪表业务的营收占比显著扩张,2022年已达39.75%。这标志着公司正进入一个更聚焦、更高效的发展新阶段。

盈利能力复苏,柔性传感器绘制新蓝图

 虽然市场竞争加剧给传统产品毛利率带来一定压力,但汉威科技在经历转型调整后,其盈利能力有望获得稳步恢复。尤其值得期待的是,公司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布局,预示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通过投资子公司苏州能斯达,汉威科技积极研发和产业化柔性微纳传感技术,已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先品牌。其研发生产的柔性压力、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智能感知方案,已在压力感知开关、医疗健康(呼吸、心率检测)、智能运动装备、电子货架、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实现批量生产和广泛应用。

 随着消费电子、AIoT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感知技术在智能终端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汉威科技有望借助其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快推动技术在更广泛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为公司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实现“二次腾飞”。

 汉威科技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创新与远见的故事。从传感器精细技术的匠心独运,到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宏大布局,再到未来柔性传感器带来的无限想象,汉威科技正以其坚实的步伐,绘制着一幅更加智能、互联、并充满活力感知的未来图景。


打赏 0
中国工业经济强劲复苏:科技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升级,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今年以来,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回升向好的强劲态势,成为支撑宏观经济稳步向前的关键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有待进一步释放,但中国工业经济凭借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开门红”,并正在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业经济数据亮眼,结构优化成效显著数据显示

0评论2025-11-144

迈向“智造”未来:中国制造业四大核心驱动力——效率、创新、敏捷与协同
面向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考量,而是四大核心特质的有机融合:效率、创新、敏捷性和协同。前文已深入剖析了效率与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将着重探讨敏捷性与协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驱动中国制造业走向转型升级的新高度。敏捷性: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代长久以来,制造业都以精密的计划和严格的标准为基石。然而

0评论2025-11-144

破局“内卷”,拥抱“智造”:中国制造业以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庞大的生产能力固然是宝贵财富,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增长点难寻,行业“内卷”加剧,其根源在于缺乏真正的差异化。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更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以及

0评论2025-11-145

全球制造业承压:美国与欧元区PMI数据折射市场挑战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揭示了全球制造业领域正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一系列衡量产业活跃度的关键指标中,美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显示出收缩的迹象,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下,生产、订单和投资等环节普遍承压。当地时间7月1日,由业内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0评论2025-11-147

赋能高效生产:智能制造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从昔日小巧的加工单元,蜕变为如今高度集成的自动化生产线,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智能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成为推动产业革新与现代化经济体建设的核心驱动。它不仅是新一轮科技浪潮下的必然产物,更是企业探索未来生产模式、拓展应用场景的强大动能。如今,一批聚焦特定细分领域、掌握核

0评论2025-11-146

5G+工业互联网:在挑战中前行,在标准演进中拥抱未来
尽管“5G+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如火如荼,三大运营商在赛道上“角逐正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这些难题,也正是不少质疑声音的根源所在。行业挑战犹存:“痛点”与“难点”并存1. 成本困扰: 尽管在工业5G芯片、模组及网关的价格上,下降趋势已然显著,但其总体成本依然高于中

0评论2025-11-1312

“5G+工业互联网”五年:加速布局,运营商竞逐主战场,勾勒产业数字化新蓝图
五年来,“5G+工业互联网”已从一个前瞻性概念,演变为各地政府大力推动的重点发展战略。这场由技术革新驱动的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工业的面貌。四川:西部区域标杆,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以四川省为例,作为西部地区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的排头兵,四川已建成西部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信息通信网

0评论2025-11-137

窥视未来:传感器技术的革新浪潮,重塑感知与智能的边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感器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数据存储、储能、新材料、网络基础设备等软硬件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成本的持续优化,传感器的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并驱动着智能化的新浪潮。微观世界的无限可能:更小、更便宜、更

0评论2025-11-139

智造新引擎:大数据驱动的生产力革命,引领产业迈向无限可能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核心驱动力源自一种颠覆性的新范式——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这一切的发生,始于企业内部和外部流动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如同地下宝藏,蕴藏着优化运营、提升效率、驱动创新的巨大潜力。当这些宝藏被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和强大的决策引擎发

0评论2025-11-135

智造进化:赋能生产新纪元,驱动产业革新
在追求极致效率与精益求精的制造领域,一种前沿的生产范式——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产业的未来图景。它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孤军奋战,而是将高度智能化的设备与经验丰富的“人类智慧”深度融合,协同演绎一场“人机一体化”的智能交响乐。在这场革新中,智能机器能够模拟

0评论2025-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