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工业机器人“感知”与“力量”的奥秘:传感器与伺服系统深度解析

2025-09-04 10:20200工业品商城

 在现代制造业的脉搏中,工业机器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金属手臂,更是集“感知”与“力量”于一身的智能装备。理解机器人的“感知器官”——传感器,和其“肌肉”——伺服系统,是解锁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洞察市场机遇的关键。

一、 传感器的奥秘:工业机器人的“万能之眼”

 传感器,是工业机器人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触角”。它们能够感应和采集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机器人可以理解和利用的电信号。

• 工作原理:

• 敏感元件: 这是传感器直接接触被测量(如温度、速度、力度等)的部分,是信息采集的第一道关卡。

• 转换元件: 它将敏感元件收集到的信息,转化为便于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完成原始数据的“翻译”工作。

• 分类:

• 内部传感器: 负责监测机器人自身的“健康状况”,例如内部温度、电机转速、电压等,以确保机器人稳定运行。

• 外部传感器: 则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外部世界,包括:

• 位置传感器: 确定机器人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

• 速度传感器: 追踪机器人的运动速度。

• 力传感器: 感知机器人与物体接触时产生的力度,这是实现柔顺控制和精准抓取的关键。

• 视觉传感器: 就像机器人的“眼睛”,能够识别物体、读取信息、检测缺陷,赋予机器人“看”的能力。

• 市场格局与前景:

 机器人传感器市场正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据预测,到 2028 年,全球机器人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 9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在 8.4% 左右。 与此同时,这个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低,全球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如瑞士的宝盟集团、泰科电子,美国的 ATI、Tekscan,以及日本的发那科、TDK、欧姆龙等。

• 力传感器的重要性与 ABB 的创新:

 在众多传感器中,力传感器对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尤为关键。它能够实时监测机械臂上的力度,实现“轻拿轻放”或“精准用力”。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灵活应对易碎物品的抓取和精密的装配作业。

 ABB 在力控技术领域是重要的推动者。 2014 年,ABB 成功开发了集成力控技术,并推出了多款集成式力控传感器,兼容其广泛的工业机器人型号(IRB 140 至 IRB 6700)。这项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活性和精度,还大大缩短了机器人编程时间,是机器人实现更高级别智能交互的重要保障。

二、 伺服系统的力量:工业机器人的“高效引擎”

 如果说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智慧之眼”,那么伺服系统就是其响应精准、动力强劲的“肌肉”。它决定了工业机器人“运动的准确度”和“力量的传递”。

• 核心组成:

• 伺服驱动器: 堪称伺服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驱动电机运行的信号。它通常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来控制伺服电机,实现对传动系统的精准定位。

• 伺服电机: 机器人的“发动机”。当接收到驱动信号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转矩和转速,驱动机器人进行运转。

• 伺服编码器: 安装在伺服电机末端,用于精确测量电机的转角和转速。它是伺服系统的“反馈装置”,对系统的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关节”作用。

• 配套软件: 辅助驱动器和编码器进行高效的编程和调试,优化系统性能。

• ABB 在伺服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ABB 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领域拥有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产品线。

• 驱动器: ABB 的伺服驱动器能够满足各种电压范围的复杂应用需求,并提供高定位精度。例如,MicroFlex e190 和 MotiFlex e180 系列,集成了先进的以太网连接和电机反馈技术,专为严苛的运动应用而优化,具有出色的灵活性。

• 电机: ABB 的伺服电机系列同样丰富,覆盖了从小型到大型的功率范围,在高转速和高转矩方面表现突出,能够实现高动态响应和精准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集成效率,ABB 还提供了专业的选型和调试工具。Servosize 帮助用户快速选配最适合其应用的驱动器和电机,而 MintWorkbench、ServoComposer 和 AutomationBuilder 等工具则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编程和调试支持,进一步简化了 ABB 伺服产品的应用过程。

结语

 传感器和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实现智能化、高精度运动的基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像 ABB 这样领先企业在传感器技术(如集成力控)和伺服系统(高性能驱动器和电机)上的持续创新,工业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和“有力”,它们将继续驱动制造业迈向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


打赏 0
工业信息安全:数字浪潮下的严峻挑战与大模型驱动的未来守护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工业领域虽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公开披露的工业信息安全事件高达312起,覆盖了十几个工业细分领域。其中,制造和能源领域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重镇,攻击手段呈现出目标多元化、手段复杂化、影响

0评论2025-09-264

智能制造:企业盈利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企业存在的根本动力是为了实现盈利。而在新时代,智能制造正成为企业驱动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尽管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各异,因此智能制造的实践路径也各有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营模式量身定制智能制造系统。然而,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性如何,在追求盈利这一共同目标下,所有企

0评论2025-09-264

中国工业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到“智能智造”的转型之路
中国已然坐拥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其规模仍在强劲增长。然而,这片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多数应用仍停留在“低端基本阶段”,主要以替代人力进行的简单机械操作为主,执行的是“点到点”的固定任务。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成本、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端应用的主流化

0评论2025-09-264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迎来“进化”:从机械臂到“智慧大脑”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力。然而,随着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传统的“机械臂”模式已显疲态。 智能制造核心要求的“自感知、柔性化、高速度、定制化”等特质,对工业机器人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趋势,并结合泰国某汽车零部件制造

0评论2025-09-263

“5G+工业互联网”: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双核驱动力”
中国在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正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基站已达318.9万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更有超过8000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深入各个工业大类,其影响力已 “覆盖全部工业大类”,并加速向更多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延伸。5G:智能制造的“泛

0评论2025-09-264

ICT:新工业革命的“核爆点”,驱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腾飞
信息通信技术(ICT)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工业的格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深刻指出,ICT已成为新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变量,每一次的迭代升级,都为工业化带来了阶梯式的支撑作用飞跃。从局部优化到全局重塑:ICT驱动的工业化进阶过去,ICT的应用更多集中在局部优化工业效率。在中

0评论2025-09-263

数字化浪潮下的中国“信通”力量:引领新型工业化,“数智”绘就发展新篇章
当数字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已然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12月22日,汇聚行业顶尖智慧的“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以“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信息通信业助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描绘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宏伟蓝图。这场盛会不仅是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现

0评论2025-09-262

武汉“工业元宇宙”先行:擘画智能制造新蓝图,加速数字经济的“超级风口”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澎湃激荡中,武汉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将目光聚焦于 “工业元宇宙”。近日,武汉市经信局率先发布2023年武汉市工业元宇宙十大优秀应用场景名单,这标志着武汉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探索进入了崭新阶段,为推动制造业的深度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超级风口”。工业元宇宙:武汉加速布局的战略

0评论2025-09-262

揭秘2024制造新动能:协作机器人(Cobots)重塑生产力与人性化工厂
202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制造业的“枷锁”,而是驱动创新的“引擎”。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企业正迫切寻求在生产率上实现“飞跃”。普华永道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到2030年,自动化技术将为全球经济注入高达15万亿美元的增长动能。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高昂门槛,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正是

0评论2025-09-253

破“芯”而出:中国工业软件的“炼金术”与未来增长极
当中国制造的“骨骼”日益强健,精密的“肌肉”逐渐成型,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至关重要——“神经系统”的强大。业内资深人士如高素梅等,曾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一旦技术代差持续扩大,将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发展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是对现状的担忧,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我国工业软件的升级之路,迫切需

0评论2025-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