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进程深刻影响着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商业业态以及治理和服务模式。“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小”,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指出,大型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例如京东等企业通过整合消费端的海量需求,为中小企业赋能,助力其转变商业模式。
转型挑战:用不起、玩不起、养不起?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大型企业所适用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往往难以复制。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用不起、玩不起、养不起”的困境。传统的大型企业数字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需求调研、定制开发、交付、培训以及运维等复杂环节,成本高昂。中小微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拎包入住”式的服务,例如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这能大大降低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和成本。
政策驱动: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体系
为了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工信部将从供给和应用双向发力,着力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中小企业数字化支持体系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体系,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加速、扩面、提质、增效。
据了解,工信部和财政部计划通过支持细分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探索形成一批小型化、轻量化、快部署且精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培育4000家至6000家数字化转型样板企业。同时,围绕中小企业的全方位需求,遴选和推广一批“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能用出效益”的优质数字化服务产品。
转型路径:数字化采购作为突破口
业内专家指出,从采购环节切入数字化转型赛道,能够有效促进全产业链的有机发展和全链路集成,增强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能力。建议从数字化采购入手,由点及面,充分发挥数字手段在连接、网络、规模、范围方面的优势,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速推进中小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般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么从生产开始,要么从管理或销售开始,而从采购开始的模式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表示,数字化采购是数字技术扩散的新渠道,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和协同合作。
平台赋能:打破信息壁垒,助力降本增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伟认为,当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和迫切性都有所提高。在数字时代,市场和企业边界发生了变化,京东企业业务等服务平台通过数字技术的连接性和触达性打破了信息壁垒,有效连接商家和上下游企业,通过数字化采购赋能中小企业供应链,不仅能够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增强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扶持政策精准落地和提高监管效率。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主任周健奇看来,高质量采购的核心是匹配供需。数字服务平台要助力乃至引导中小企业的采购,匹配供需对接,推动采购数字化。
对此,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企业业务事业部总裁李靖表示,采购服务是京东企业业务的“基本盘”,在服务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面向中小企业推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并以此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结语:共享数字化红利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挑战,中小企业需要转变观念,拥抱数字化技术;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构建完善的数字化赋能体系;大型企业和平台企业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更经济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帮助中小企业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共享数字化红利,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