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词贯穿当下,其应用领域之广令人目不暇接。在制造业的语境下,“智能制造”更是成为了热门话题。人们热衷于将“AI+制造”联系在一起,期待着颠覆性的变革。然而,伴随热烈期盼的,也有对“AI将取代人工”的担忧,以及制造现场对AI效用的质疑。 这种复杂情绪恰如一句名言所说:“当人们谈论一项新技术时,往往高估了它在当下的应用,却低估了它在未来的巨大潜力。”
在制造环境中,大量的“不可测性”、“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缺乏明确物理或化学规律的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挑战。 过去数十年间, 一批兼具控制工程与人工智能知识背景的专家, 致力于利用AI方法解决制造现场的控制问题。 因此,AI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一直在探索中前行, 但受制于算力成本、数学模型等因素, 进展相对缓慢。
如今,随着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日益迫切,人们对 AI 在传统工业中解决难题寄予厚望。 然而,为了充分发挥AI的价值,为产业带来创新和效率提升, 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工业AI与商业AI的差异。
商业AI与工业AI的对比:差异与挑战
商业AI的应用已然十分广泛,例如在推荐系统、图像识别等领域,它处理的数据类型往往是图片、语音、文字这类高维度数据。这类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为AI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相反,工业AI所处理的数据,往往是温度、压力、振动等低维数据,甚至是小数据样本。 这种数据特性在先天上就使得工业AI与商业AI在应用场景和算法选择上存在差异。
更重要的是,工业场景还存在一些商业AI通常无需考虑的特殊需求, 如图1展示了工业AI的一些独特考量:
1. 实时性与周期性:
工厂的车间控制和边缘计算任务通常具有周期性特征。 这意味着在工业环境中,从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到分析、应用,都必须考虑其周期性。 同时,实时性水平会直接影响生产质量与效率, 因此,数据需要精确的时间戳标记, 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析。 实时性和周期性是工业AI推理和执行中的关键考量。
2. 互操作性:
由于工业现场常常存在异构网络环境, 不同的控制系统带来的边缘侧数据差异,在系统架构设计时,就必须优先考虑互操作性问题,即确保系统彼此能够识别对方的语法和语义,从而实现同构数据下的有效“计算”。
3. 人机协作:
在制造现场,AI擅长处理那些难以用明确的规律(定理、公式、物理、化学方程)描述的问题。 这时,人类的经验,即以隐性形式存在的知识,就成为了AI学习的对象。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大量的工业AI方案都采用了监督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人类专家的经验。
4. 可解释性:
这关乎机器与人的交互。 深度学习等算法通常采取“黑盒”方式进行数据训练并构建模型。 这种方式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比如,尽管模型的准确率高达99%,但那1%的不准确性在工业生产中,却可能导致大量的材料浪费,甚至危及安全生产。 因此,AI模型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至关重要。
5. 可扩展性:
由于工业领域具有高度的垂直行业特性,针对特定领域的数据学习,可能并不能轻易地扩展到其他领域。 为了摊薄AI的成本, 如何设计具备高可扩展性的工业AI方案,就需要从训练和封装层面开始考虑。 确保知识和经验能够在不同场景下被复用,是工业AI能否成功的关键。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差异,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工业AI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也有利于我们制定更有效的策略,将AI的潜力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迎接智能制造的美好未来。
深度解析安徽5G工业互联网十大案例 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工业4.0的浪潮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的格局。在这一背景下,依托“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持续推进,工控机、触控一体机、工业平板电脑等工业控制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作为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基础核心,它们在优化生产效率、提升智能水平、推动行业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
0评论2025-07-164
安徽省引领“5G+工业互联网”创新浪潮:十大应用案例揭晓
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安徽省5G产业发展联盟于2022年发起了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征集评选。这项活动旨在加速“5G+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展示行业内的创新成果,并促进示范效应的发挥。这项活动在省内企业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共收到123个案例的踊跃参与。经过专家组的严谨评
0评论2025-07-165
开启数字新纪元:英伟达的元宇宙变革与未来展望
英伟达最新发布的 RTX 6000 Ada 架构 GPU,无疑是元宇宙发展的强大引擎。这款 GPU 拥有卓越的实时渲染能力、图形处理性能和人工智能(AI)加速特性。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复杂性构建和验证设计方案,通过模拟驱动的尖端工作流程,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艺术家们则可以通过它创造出更加引人入胜的虚拟环
0评论2025-07-161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迈向高端化、创新化新阶段
在2022年举行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披露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了稳健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飞跃,创新驱动据统计,2012年至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加值年均增
0评论2025-07-164
电子元器件:信息时代的基石,产业革新的引擎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元器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智能手机,到驱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再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各类传感器,电子元器件无处不在。 它们是构建现代科技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元器件的“万花筒”:应用无所不在想象一下,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
0评论2025-07-162
创新引擎: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崛起,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充满活力且不断演进的商业环境中,中国的中小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尤其是那些专注于“专精特新”领域的中小企业,它们凭借着独特的专业化优势、精细化的管理、独到的技术和新颖的产品,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份振奋人心的报告展现了这些企业蓬勃发展的景象,预示着中国经济的未来。“小巨人”
0评论2025-07-161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就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引擎,正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凭借全球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和应用日益深入,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还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过去五年里,工业互联网实现了质的飞跃。由无到有的创新足迹彰显了我国在数字
0评论2025-07-157
智造未来:技术与人性的和谐共舞
在“智能”之风劲吹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度关注技术的革新,沉醉于算法的强大,而忽略了在人工智能(AI)应用中, 人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种“技术决定论”倾向于将技术、软件和算法的威力无限放大,却鲜少提及人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真正推动智造变革的力量,是技术与人智慧的融合。机器向人学习:智能的起源AI的发
0评论2025-07-1512
探索未知的边界:数字世界的秘密与无限可能
在浩瀚的数字宇宙中,无垠的信息流如同星尘般闪耀。它孕育着创新、变革,也隐藏着无数尚未被发掘的秘密。 每一个点击,每一次滑动,每一次搜索,都在数字的脉搏上留下痕迹,构建着一个庞大而互联的世界。 这篇文章将带领你深入探索这片令人着迷的领域,揭示它独特的魅力与无限的可能性。从像素到宏观:数字化的蜕变力量数字
0评论2025-0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