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制造业的格局。它不仅仅是连接设备的网络,更是数据驱动、智能控制的“神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传感器是信息的“感官”,控制器是执行指令的“大脑”,而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决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效能。
“感知”先行:传感器在工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在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中,传感器变得至关重要。它们将物理世界的各种参数——温度、压力、湿度、气体成分等——转化为数字信号,为控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像霍尼韦尔这样的自动化公司而言,控制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而传感器则是构建这一竞争力的基石。 这也解释了近年来霍尼韦尔持续在传感器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的原因,通过收购温度、湿度、气体传感器等,以强化其在工业互联网“感知”端的实力。控制与“感知”的深度融合,才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所在。
预计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将达到惊人的215亿台。在这海量的设备互联背后,工业互联网需要解决六大关键问题:连接、感知、控制、分析、通讯和应用。其中,连接是基础,分析和通讯是工具,应用则是结果。而“感知”和“控制”才是核心。谁能精准地“感知”设备状态,谁能有效地“控制”设备运行,谁就能在工业互联网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当下,中国一些工业互联网应用侧重于应用层的花哨,而忽略了对核心技术——“感知”和“控制”的投入,实在令人惋惜。
软传感器:数字世界里的“虚拟感官”
除了传统的物理传感器,软传感器(soft sensor)作为一种虚拟传感器,也正在工业互联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软传感器并非实体设备,而是一种软件,它通过间接测量和数据融合,来推断出无法直接测量或难以精确测量的物理量。 软传感器基于强大的控制理论,可以融合多个测量值,应用于故障诊断、过程优化等领域。例如,卡尔曼滤波器就可被视为一种软传感器。它利用数学模型,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含噪声数据进行“清洗”,从而还原出更精确、更可靠的数据。而如今,神经网络和模糊计算等技术也正被广泛应用于软传感器的设计中。
软传感器的优势在于高可靠性和高精度。 比如,基于pH值的软传感器可以对水处理流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管理。软传感器是数字化技术的结晶,它将高级自动化、物联网、大数据实时分析、以及其他传感器等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工业互联网带来了更加智能化的“感官”。
新兴传感器技术:未来的无限可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感器领域也在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光学技术与传感器的结合,就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发展方向。光电子技术(photonics)将电子芯片的快速迭代与光学仪器的精密测量相结合,实现了性能的飞跃。这种技术在太阳能产业和工业互联网中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此外,IO-link技术的出现,简化了传感器的连接和数据传输。IO-link是一种数字接口,它能够将数据从传感器直接传输到物联网接口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与传统的独立模块连接传感器方案相比,IO-link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利用标准化通讯协议,IO-link能够实现不同传感器的灵活配置和维护,并通过一个主站管理大量的从站传感器,从而降低了网络负担,提高了效率。
例如,天津宜科的IO-link方案已经在动力锂电池工厂实现了广泛应用。 锂电池生产线流程长、检测点密集、对粉尘防护有一定要求,以及高自动化水平——这些特点都使得IO-link方案成为理想选择。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国内传感器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总结:拥抱“感知”驱动的未来
工业互联网的未来,离不开对“感知”的深化。从硬件传感器到软传感器,再到各种新兴技术,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拓展“感官”边界的时代。谁能掌握核心的“感知”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工业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也是一场关于对数据深入理解和有效利用的竞争。 让我们共同期待,由“感知”驱动的工业互联网新时代!
物联网安全新前沿 僵尸网络威胁与防御策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IoT)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众多便利,从智能家庭设备到工业自动化系统,无不展示出物联网的无限潜力。智能设备的普及不仅提升了生活的便捷性,还极大地优化了企业的运营效率。然而,随着设备数量的激增,物联网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
0评论2025-07-167
物联网僵尸网络攻击的本质与危害
物联网僵尸网络,简称IoT僵尸网络,是由大量被黑客侵入和控制的设备组成的庞大网络。这些设备可能是智能家居设备、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工业控制系统,甚至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一旦设备被感染,它们便会成为“僵尸”——即受到操控的“工具”。这些“僵尸”设备可以被远程指挥,执行各种恶意操作,包括发起大规模分布式拒绝
0评论2025-07-169
引领绿色出行,开启智慧交通新时代——轨道交通的未来蓝图
在现代城市快速扩展和人口不断集聚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作为环保、高效、低碳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轨道交通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改善出行体验,也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轨道交通正迎来空前的机遇,迈向智慧化、绿
0评论2025-07-163
轨道交通:驶向绿色未来,引领城市交通新变革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轨道交通以其经济、环保、高效的显著优势,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与居民出行的首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构建绿色、智慧、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着力量。发展迅猛:轨道交通建设驶入快车道根据相
0评论2025-07-163
数字引擎驱动:上海十年产业升级之路
在璀璨的东方明珠,上海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产业升级的蝶变。这座城市,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数字技术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奏响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乐章。近期披露的行业报告显示了上海在这一领域的显著成就,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和在线新经济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进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制造的领航者产
0评论2025-07-163
IIoT赋能未来工厂 数据驱动下的智能制造革新
工业物联网(IIoT)正逐步重塑未来工厂的面貌,为制造业开辟出一个全面智能化、互联互通的新纪元。这一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新。通过将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深度融合,企业能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全面监控、预测性维护以及智能决策,从而迎接行业中不断涌现的各种挑战。信任数据、依赖人工
0评论2025-07-155
工业元宇宙:实体经济的数字引擎,开启智造新时代
近期,科技领域的一些动向引发了人们对“元宇宙”发展方向的重新思考。一些专注于消费级元宇宙的公司面临挑战,而与此同时,目光转向工业元宇宙,似乎开启了新的增长机遇。本文将探讨工业元宇宙如何通过技术融合赋能实体经济,驱动制造业迈向智能化转型。传统意义上的消费级元宇宙,如虚拟社交、数字藏品等,未能如预期般迅
0评论2025-07-1525
迈向精微世界:MEMS传感器在智能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微型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正引领着一场变革,它们以微小的身姿,却承载着巨大的能量,正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驱动着智能化浪潮的加速推进。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MEMS传感器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要理解MEMS传感器的地位,不妨将其视
0评论2025-07-1522
MEMS传感器赋能机器人感知智能演进的驱动力与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方式。作为关键的智能感知核心,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ADI亚太区微机电产品线总监赵延辉介绍:“MEMS传感器能够精准测量冲击、倾角、转动、加速度、振动等多种信号。”这种多功能的传感能力,使其在各种外部感知中发挥
0评论2025-07-1519
原材料工业十年蝶变 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的中国实践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原材料工业正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势头。自2012年以来至2021年,原材料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总产值实现了质的跃升。从6.9万亿元增长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4.5%。这一数字的背后,是行业不断优化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以及绿色低碳的不断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评论2025-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