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平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在工业互联领域,它们成为连接、赋能、创新的关键节点。当业界纷纷将目光投向新兴平台,探讨如何打造、选择与利用这些数字基础设施时,笔者认为,成功的工业互联平台应深谙“戏”、“利”、“续”这“三字经”的精髓。
一、“戏”:独具匠心的专业演绎
一个平台,首先要有其独特的“戏”,也就是清晰展现其核心价值和专业特色。这意味着在平台建设中,应当秉持“专精特新”的理念。并非不能拓展服务广度,而是要在有限的工作点或工作面形成“一招鲜”的优势,以高压强的解决方案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唯有如此,平台方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举例而言,当提及振动、转动等动态大型设备的远程运维,业界自然会联想到某些深耕此领域的专业平台,它们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实践经验,成为解决此类复杂问题的“智多星”与“老师傅”,从而广受欢迎。又如,在物流承运对接方面,特定的巨型平台因其效率和规模效应,已成为行业内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下不少平台似乎是为了搭建而搭建,人云亦云,泛泛而建,给人一种无所不能但又无一精通的印象。这类平台往往前景不明。那么,如何才能将平台的“特色戏”演得声情并茂、引人入胜?这需要核心科技与知识的持续积累与淬炼。具体来说,平台必须拥有独一无二的数据采集体系和数据计算体系;或者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传感器、独到的算法软件、精妙的运行模式等。这种对专业深度和核心技术的执着追求,才是平台演出精彩“大戏”的根本。
二、“利”:清晰可见的价值迴响
一个平台的长久发展,必须明确其“赢的什么利”。当然,盈利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让小猫去买单”的巧妙曲线,也可以是先投入后回报的时间差布局,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拥有明晰的盈利内容和模式。否则,若平台无法实现自我造血,只能说明这棵“树”尚未真正扎根。长期依赖外部输血的平台,其存在的必要性无疑会受到拷问。
不可否认,在当下平台化盛行的环境中,许多工业互联平台正面临经营困境,入不敷出。而真正能够显著盈利的平台,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往往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金刚钻”般的工业软件与解决方案,无法有效解决实际痛点;二是过于依赖外部资本的“强心针”而仓促上线,平台尚停留在静态数据库的层面;三是建设之初市场调研不足,顶层设计欠缺,导致盈利模式定位不准。当然,数字化建设亦不乏“先上车后补票”、边建设边完善的案例,我们期待那些仍在“烧钱”的平台,能尽快炼就打动用户付费的服务吸引力,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利”之路。
三、“续”:赋能衍生不竭的后续价值
平台作为赋能系统,其赋能力量的大小,体现在其能够带来的后续效应和衍生价值。换言之,要看平台能“作的什么续”,以至于能创造出显著的后续价值,吸引用户趋之若鹜。
以某家电制造企业为例,其借助大型云服务平台的支撑,搭建起独有的智能操控平台,并以此为核心组织运营,仅用八年时间就从零起步,实现了破百亿的销售收入。这正是云服务平台和企业自身平台强大后续动能的生动体现。
再如,某些知识产权与创新服务平台,当前已汇聚海量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信息等要素数据,这为未来培育新的创新主体和市场提供了无限的后续潜能。还有一些协作网络,巧妙地将分散的研发力量与显性的技术需求进行跨时空无缝对接,以较低的成本为企业创造出难以估量的倍增效应。
诸如此类,如果我们的平台建设能够立意再高远、再精准一些,连接再宽泛、再生动一些,创造出的后续引导能量再强大一些,那便真正触及了工业互联平台建设所追求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融合。这不仅是关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考量,更是对平台长远价值和生态影响力的深刻洞察,指引着我们构建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工业互联新生态。
中国制造业云化转型趋势与国产ERP软件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代制造业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据最新市场分析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在云化支出方面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21%提升至34%。这一数字清晰地表明,企业管理体系正快速迈入“云端”,云化管理已然成为企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创新能
0评论2025-07-042
智能引擎:驱动工业未来,擘画产业新纪元
在数字浪潮的澎湃冲击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前沿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演进,其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无疑正在悄然掀起一场深刻的工业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正是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范式,它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更是构筑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基石。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态势已是
0评论2025-07-042
原材料价格回落引领制造业新机遇行业龙头降价对中小企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近期,工业制造行业迎来了一波令人振奋的消息:部分关键原材料价格开始出现明显回落,带来了一片新的希望。以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为例,近期他们宣布自2022年7月16日起,旗下贝得全系列低压电机价格下调7%。这一调整不仅彰显了行业内价格战的激烈,也反映出全球原材料市场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深入探讨这背后的原因、
0评论2025-07-042
逐光而行:解锁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被数字的浪潮所席卷。从黎明破晓的智能闹钟,到日暮时分的流媒体盛宴,无形的数据洪流已然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刻的、静默的变革,它重新定义着我们感知世界、互动交流、乃至创造未来的方式。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拥抱,因为这股力量,正
0评论2025-07-042
韧性绽放:探索“专精特新”企业的逆势上扬与创新驱动力
在全球经济波动的大背景下,那些专注于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并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正以其卓越的韧性与蓬勃的创新活力,书写着令人瞩目的成长篇章。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这些被誉为产业脊梁的中小企业群体,在2022年第二季度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态势,其核心发展指标——“创新指数”、“抗风险指数”和“协同指数”均实现
0评论2025-07-042
洞察未来智造:深探工业互联平台的跃升之路与无限潜能
近年来,全球产业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洗礼,而工业互联网无疑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它不仅仅是技术的迭代,更代表着生产范式、管理理念乃至商业模式的全面革新。近期公布的一份行业深度数据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振奋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全景图,揭示了其正日益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并预示了未
0评论2025-07-041
智联万物:eSIM技术如何重塑未来连接,开启数字新纪元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正步入一个由智能互联设备定义的新时代。其中,一项名为eSIM(嵌入式SIM卡)的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悄然改变着我们对设备连接的认知,并深刻影响着各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在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如5G R17)的加持下,eSIM的价值被进一步放大,它不仅提升了连接的效率和灵活性
0评论2025-07-042
智联时代新篇章:5G R17标准引领智能工业与未来连接
近期,通信技术领域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进展——5G R17标准宣告冻结。这一重要时刻不仅标志着5G技术演进的第三个版本标准正式收官,更预示着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与R15等前几代标准相比,5G R17在多个维度实现了突破性拓展:它进一步拓宽了5G的应用场景边界,通过引入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
0评论2025-07-041
工业5G模组破茧成蝶 标准成本与供给赋能智能制造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物联网(IoT)和5G技术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方式。近年来,工业5G模组作为实现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关键基础,无疑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产业标准、产品价格、供给能力三个方面,全面解析工业5G模组的最新发展动态,展望未来五年的市场前景与技术趋势,
0评论2025-07-041
2023年网络安全战略趋势全面解析提升风险管理与合规能力
在当今能源行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智能电表正逐渐成为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智能计量设备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管理效率的提升,也为用户提供了更智能、便捷的用电体验。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电表的未来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以及在行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助力企业抓住新机遇,提
0评论2025-0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