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i5”数控机床:打破垄断,逆势上扬的创新典范

2024-12-18 08:151510工业品商城

    在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历程中,“i5” 数控机床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它承载着自主创新的使命,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i5” 的诞生与研发团队

    “i5” 是由上海研究院副院长朱志浩带领一群充满朝气与创造力的 80 后年轻硕士,历经长达 5 年的不懈努力自主研发而成的产品。其名称巧妙地取自 5 个英文单词 ——Industry(工业),Information(信息),Internet(互联网),Intelligence(智慧)和 Integration(集成)的第一个字母,这也预示着它融合了多领域先进理念的独特基因。

    回溯研发起点,2007 年,沈阳机床集团联合中科院计算所、日本安川公司以及一家欧洲公司,开启了数控系统的开发之旅。当时,沈机董事长关锡友邀请自己同济大学的师兄朱志浩主持研发工作。然而,经过 1 年的摸索,研发团队深刻认识到外国公司出于对核心技术的保护,并不会轻易将关键技术分享出来。于是,他们毅然下定决心,从最基础的部分着手,依靠自身力量打造属于自己的数控系统。

    令人惊叹的是,最终扛起这一艰巨研发任务的,是 2 名高校老师和 7 名起初对数控机床并不熟悉的研究生。朱志浩在选人时秉持着简单而关键的标准:年轻人、具备干事的热情与能力、不受传统思维 “框框” 的束缚。而这批年轻人也确实不负众望,在研发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钻研精神。他们成功研发出将作业计划、生产调度、设备管理、成本核算等信息系统全部集成在机床上的先进算法和软件,同时还攻克了双向补偿技术难题,使得机床的加工精度丝毫不逊色于日本的同类产品,为 “i5” 数控机床的高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i5” 的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逆势上扬的销量

    2013 年,搭载 i5 系统的数控机床正式进入市场,一经推出便迅速受到大批民营企业的青睐。尤其在近两年,全球机床工业都陷入了衰退的困境,中国机床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质疑。然而,在这样的行业寒冬中,“i5” 数控机床的销量却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和竞争力。2015 年 4 月,数控系统领域的巨头发那科迫于 “i5” 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得不将同类系统的价格下调了 20%,这一举措从侧面印证了 “i5” 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领先的技术理念

    “i5” 系统之所以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不仅在于它打破了国外数控系统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更重要的是其具备超前的工业 4.0 理念。例如,它使机床在加工产品的同时,还能够生产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送的数据,这一创新功能让 “i5” 机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智能终端。借助能够存储和分析大数据的云平台,“i5” 机床可以轻松解决成本核算、远程操控等诸多实际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流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性的产品定制与市场拓展策略

     目前,“i5” 数控机床的已有用户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和珠三角一带(零星用户已遍及全国),且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珠三角地区的用户集中在 3C(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为了更好地满足 3C 行业的制造需求,沈机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门为该行业量身定制了 M1 智能高速钻攻中心。这款产品在加工精度、效率方面与使用发那科和西门子数控系统的机床不相上下,而且占地面积更小,凭借这些优势,M1 智能高速钻攻中心成为 “i5” 数控机床销量增长的主力,有力地推动了 “i5” 在细分市场的拓展。

    除了在技术层面不断突破创新,沈机还采取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沈机上海研究院市场部副部长万德科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沈机利用融资租赁、提供更便利的售后服务等多种策略,进一步打开市场,其目标明确 —— 打破客户对国外品牌的依赖,提升国产数控品牌的市场份额。

典型用户案例及合作模式

    深圳锐鼎制工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手机金属结构件的企业,自去年 9 月开始使用沈机的 i5 系统,并与沈机签署了战略协议,双方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根据协议,沈机不仅会为锐鼎提供新的机器设备,而且当锐鼎有新的生产工艺需要借助沈机的设备来实现时,沈机还会免费提供相应设备。此外,沈机还专门为锐鼎配备了一个常驻的技术团队,全方位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锐鼎制工常务副总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沈机的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传输功能,能够实时将所有机床的信息,如刀具的寿命、产品的品质状况等输送到办公室,并且未来还有进一步互联网化的发展潜力,这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进一步彰显了 “i5” 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i5” 数控机床凭借其自主创新的研发成果、卓越的产品性能、精准的市场策略以及良好的用户合作模式,在国内外数控市场中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我国制造业在智能化、高端化发展道路上的成功典范,也为其他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打赏 0
物联网安全新前沿 僵尸网络威胁与防御策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IoT)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众多便利,从智能家庭设备到工业自动化系统,无不展示出物联网的无限潜力。智能设备的普及不仅提升了生活的便捷性,还极大地优化了企业的运营效率。然而,随着设备数量的激增,物联网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

0评论2025-07-166

物联网僵尸网络攻击的本质与危害
物联网僵尸网络,简称IoT僵尸网络,是由大量被黑客侵入和控制的设备组成的庞大网络。这些设备可能是智能家居设备、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工业控制系统,甚至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一旦设备被感染,它们便会成为“僵尸”——即受到操控的“工具”。这些“僵尸”设备可以被远程指挥,执行各种恶意操作,包括发起大规模分布式拒绝

0评论2025-07-167

引领绿色出行,开启智慧交通新时代——轨道交通的未来蓝图
在现代城市快速扩展和人口不断集聚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作为环保、高效、低碳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轨道交通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改善出行体验,也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轨道交通正迎来空前的机遇,迈向智慧化、绿

0评论2025-07-163

轨道交通:驶向绿色未来,引领城市交通新变革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轨道交通以其经济、环保、高效的显著优势,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与居民出行的首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构建绿色、智慧、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着力量。发展迅猛:轨道交通建设驶入快车道根据相

0评论2025-07-163

数字引擎驱动:上海十年产业升级之路
在璀璨的东方明珠,上海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产业升级的蝶变。这座城市,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数字技术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奏响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乐章。近期披露的行业报告显示了上海在这一领域的显著成就,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和在线新经济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进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制造的领航者产

0评论2025-07-163

IIoT赋能未来工厂 数据驱动下的智能制造革新
工业物联网(IIoT)正逐步重塑未来工厂的面貌,为制造业开辟出一个全面智能化、互联互通的新纪元。这一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新。通过将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深度融合,企业能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全面监控、预测性维护以及智能决策,从而迎接行业中不断涌现的各种挑战。信任数据、依赖人工

0评论2025-07-155

工业元宇宙:实体经济的数字引擎,开启智造新时代
近期,科技领域的一些动向引发了人们对“元宇宙”发展方向的重新思考。一些专注于消费级元宇宙的公司面临挑战,而与此同时,目光转向工业元宇宙,似乎开启了新的增长机遇。本文将探讨工业元宇宙如何通过技术融合赋能实体经济,驱动制造业迈向智能化转型。传统意义上的消费级元宇宙,如虚拟社交、数字藏品等,未能如预期般迅

0评论2025-07-1524

迈向精微世界:MEMS传感器在智能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微型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正引领着一场变革,它们以微小的身姿,却承载着巨大的能量,正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驱动着智能化浪潮的加速推进。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MEMS传感器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要理解MEMS传感器的地位,不妨将其视

0评论2025-07-1521

MEMS传感器赋能机器人感知智能演进的驱动力与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方式。作为关键的智能感知核心,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ADI亚太区微机电产品线总监赵延辉介绍:“MEMS传感器能够精准测量冲击、倾角、转动、加速度、振动等多种信号。”这种多功能的传感能力,使其在各种外部感知中发挥

0评论2025-07-1516

原材料工业十年蝶变 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的中国实践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原材料工业正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势头。自2012年以来至2021年,原材料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总产值实现了质的跃升。从6.9万亿元增长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4.5%。这一数字的背后,是行业不断优化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以及绿色低碳的不断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评论2025-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