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云计算发展仍处于蛮荒时代

2019-05-27 10:2716160

  行内专家认为,我国和美国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来自基础技术和人才培养,在中国做云计算要比美国难很多。    

  上周,2015年阿里巴巴云栖大会吸引了2.2万人参会,创造了国内外同类型会议规模之最,甚至超过了AWS一年一度的云计算技术大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云计算发展形势是一片大好。事实上,行内人普遍认为,中国云计算发展仍处于蛮荒时代,业界对于云计算的发展路径和生态系统缺少共识,更不用说在云计算基础技术方面的落后。一句话,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面临比较困难的生存环境。    

  还好,中国已经拥有一批真正关心云计算的人。云栖大会上,几家云服务友商(竞争对手)面对面坐在了一起,各抒己见。本是求同存异,但到关键之处还是充满火药味;一场激辩之后,中国云计算的困境与出路也清晰起来。

     

                                  我国云计算发展仍处于蛮荒时代    

客户角度:为啥不选云服务    

  什么是云计算呢?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计算将像水电一样成为公共服务,随时供人们使用。这是业界普遍接受的云计算的愿景。    

  2015年,国家发改委在一份国家层面的文件中提到公共云和专有云两个名词,尤其突出支持公共云服务。然而,2014年,我国公共云服务的规模仅为70亿元人民币,相比我国IT市场规模13000亿人民币,只是九牛一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工程师高巍在调查中发现,阻碍企业IT上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目前公共云服务仍没有可量化的评价标准,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是行业用户不敢使用公有云服务。    

  第二,云计算的安全性、稳定性仍需提高。最近几年,曾发生过多起不同原因引起的宕机事件,这让不少客户心存忧虑。    

  第三,云计算产业链不够完善,很多传统行业客户不具备迁移的能力。在这方面,互联网公司存量IT资源少,又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能够基于云服务商的产品形成自己的计算能力。而很多传统行业客户拥有大量沉默资产,并且开发能力较弱,仅凭借云服务商提供的产品,不能形成自己的系统。因此,我国云计算的生态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尤其是需要一些软硬件开发公司,与云服务商一起提供服务。

私有云之争,都是利益在作怪    

  从云计算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云计算发展还处在蛮荒时代,产业并未形成合力。    

  我国云服务领域主要有三股势力,互联网厂商、设备厂商、通信运营商。以阿里云为首的互联网厂商往往只提公共云和专有云的概念,而设备厂商更喜欢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说法。在讨论中,有设备厂商提出,在很多行业,搭建私有云更适合,因为其安全性更好。    

  对此,阿里云计算总裁胡晓明给予了激烈的回应。他表示,一些企业说私有云更安全,完全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决定的,私有云越多,他们卖的服务器越多。  

  胡晓明举了电的例子来说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他说,爱迪生发明了直流电后,当交流电出现的时候,爱迪生就鼓说交流电不安全,甚至在广场上用交流电电死动物来证明。    

  而今天,人们普遍在使用交流电,交流电的安全性并不是问题。今天的云计算也是一样,公共云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一些人也像鼓吹交流电不安全一样鼓吹公共云不安全,事实并非如此。通过构建私有云或者在物理上隔离的方法来保证安全,不是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关键要提升安全保障的技术能力。    

  事实上,公共云使得服务器的采购价格大幅下降,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但大幅削减了服务器厂商的利润。    

中国云计算落后美国太多    

  在云计算领域,美国处在世界的最前沿,行内专家认为,我国和美国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来自基础技术和人才培养。金山云总裁王育林表示,在中国做云计算要比美国难很多,中国的IT技术、IDC、网络覆盖都跟美国有差距。    

  胡晓明也表示,在互联网领域,中国的BAT能够排进世界前十。而放眼全球软件前三十,也没有中国的厂商。中国在软件技术方面相比美国仍有巨大的差距。同时,这种差距还表现在人才培养方面。美国众多的科研机构尤其是大学能够培养大量云计算人才,而中国的高校,即使是清华北大,也无法提供云计算的高端人才。互联网公司只能自己在实践中培养人才,无法依赖科研机构的输出。    

不要打着云计算的旗号卖设备    

  讨论最后,谈到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出路,专家们普遍认为这需要国人在思想观念和商业模式上进行改变和创新。    

  胡晓明表示,中国云计算发展大幅落后于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追赶的机会。中国云计算厂商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企业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就像中国创造网商创造互联网金融,中国的企业应该有一点骨气制定标准去参与国际竞争。如果行业内的人不想去改变,那么,中国云计算永远会跟着美国。    

  他明确指出,华为公司打着云计算的旗号卖设备的做法,他个人非常不认同。他表示,中国云计算要想更好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应该在云计算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谋求更多的创新,通过提升社会的效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打赏 0
中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政策加力,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中国工业经济在今年以来持续展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支撑经济回升向好的主导力量。年初至今,工业生产增速较快,为宏观经济注入了坚实的动力。当前工业经济形势解读与稳增长政策展望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就当前工业经济形势

0评论2025-11-146

超越代工:中国制造业如何激活“新质生产力”,打造全球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我们已不再是简单的“世界工厂”,本土品牌崭露头角。然而,在许多关键的细分领域,中国制造在核心原材料和高端生产加工设备方面,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巨头的掌控。要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从模仿和代工迈向需求和技术引领,创新的触角必须延伸到产品硬

0评论2025-11-144

驾驭数字浪潮:制造业如何从“制造”迈向“智造”,重塑全球价值格局
网络和智能技术的崛起,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从商业模式的革新到生产力的指数级跃升,它们已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驱动力。如今,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其价值链正从传统的线性结构向以“网络化”为特征的全生态价值网络进行战略重构。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去中间化”和“产销合一”等

0评论2025-11-145

新时代工业浪潮:关键技术赋能,应对挑战,驱动可持续增长
随着制造业迈入新时代,生产模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大规模定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正在实现的现实。高敏捷性、强适应性的生产系统,使得企业能够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偏好和严峻的市场需求。展望未来十年,外骨骼、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大数据及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将成为推动制

0评论2025-11-145

“人本智造”新时代:重塑制造业核心,驱动效率、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正步入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期,其核心理念已从单纯追求生产效率,转向以**“人”**为中心,将员工的核心需求、福祉与创造力置于生产流程的重中之重。这并非意味着摒弃技术,而是通过智能技术赋能,让机器适应人类的需求,而非反之。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工人的直觉、技能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与先进技术深度融合,

0评论2025-11-145

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热潮涌动 头部企业与关键技术获资本青睐
2024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炙手可热,投资热度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在该赛道的融资事件已逾22起,累计融资金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初创公司Figure AI以高达6.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的巨额融资,成为本轮融资的领跑者。在中国国内,宇树科技凭借近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荣登本土人形机器人

0评论2025-11-144

智能驱动未来:解析工业自动化与控制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工业制造业的脉搏正在加速跳动,尤其是在自动化与控制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企业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以及对按时交付任务的严格要求,工厂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依赖程度已达到历史新高。据权威统计分析,去年全球工业自动化与控制市场的总规模估值已高达约1949.9亿美元,并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

0评论2025-11-148

工业储能:机遇与挑战并存,多方合力共绘绿色转型新蓝图
当前,工业储能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机遇与挑战交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阻碍。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认识到储能对其能源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和供电可靠性的关键作用,正在积极寻求部署储能设施。然而,高昂的初期成本,包括土地、接入和融资等方面的支出,仍然是制约工业储能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

0评论2025-11-146

5G+工业互联网:从“县县通”到“村村通”,掘金下半场,赋能实体经济新引擎
自2019年6月6日,中国史诗级数字基建——5G商用牌照发放至今,五年光阴如梭,“5G+工业互联网”早已从崭新的概念,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伴随着超过 seven,300 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累计投资,以及“工业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带来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招商。然而,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普通用户眼中,5G的炫

0评论2025-11-138

创新引领,标准“领跑”:2024年重点领域揭晓,共塑高质发展新格局
6月20日,一项重要的市场监管动向——《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的公告,由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这项公告的发布,标志着国家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通过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引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携

0评论2025-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