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铜技术作为PCB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无论是本土研发的青越锋PCB设计软件,亦或是国际知名品牌的Protel、PowerPCB均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的覆铜方案。然而,如何巧妙地进行覆铜操作以满足实际需求,本文旨在共享笔者个人见解与经验,期望对广大业内人士有所裨益。
覆铜,即在PCB上未被利用的空间内设置基准面,并采用固态铜材料进行填充,这些填充区域通常被称为灌铜。覆铜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有效降低地线阻抗,提升抗干扰性能;降低电压降,从而提高电源效率;同时,与地线连接后,还可缩小环路面积。为了确保PCB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绝大多数PCB生产厂商都会要求设计师在PCB的空白区域填充铜皮或网格状的地线。然而,若覆铜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得不偿失的后果。那么,覆铜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众所周知,在高频环境下,印刷电路板上的布线分布电容将会发挥作用。当布线长度超过噪声频率相应波长的1/20时,便会引发天线效应,使得噪声通过布线向外辐射。若在PCB中存在不良接地的覆铜问题,覆铜便可能成为传播噪音的媒介。因此,在高频电路设计中,切勿误以为将地线某处接入大地便是“地线”,务必以小于λ/20的间距在布线上打通过孔,实现与多层板地平面的“良好接地”。若覆铜处理得当,覆铜不仅能增大电流,还兼具屏蔽干扰的双重功效。
覆铜通常分为大面积覆铜和网格覆铜两大类。时常有人询问,大面积覆铜与网格覆铜孰优孰劣,实难一概而论。为何如此?大面积覆铜虽具备增大电流及屏蔽干扰的双重优势,但若在波峰焊过程中,板材可能出现翘曲现象,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气泡。因此,大面积覆铜通常需开设数个槽口,以缓解铜箔起泡问题。相较之下,单纯的网格覆铜主要起到屏蔽作用,增大电流的效果相对减弱。从散热角度来看,网格结构有助于降低铜的受热面,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电磁屏蔽效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网格结构是由交错方向的走线构成,对于电路而言,走线宽度与电路板工作频率之间存在着相应的“电长度”关系(实际尺寸除以工作频率对应的数字频率即可得出,具体请参阅相关专业书籍)。当工作频率并不算高时,网格线的影响或许并不显著;但一旦电长度与工作频率达到最佳匹配状态,情况将变得极为恶劣,电路无法正常运行,处处皆在散发干扰系统正常工作的信号。因此,对于使用网格覆铜的同仁们,笔者建议应根据设计电路板的实际工况进行选择,切勿固守某种单一模式。因此,高频电路对抗干扰要求较高时宜选用网格覆铜,而低频电路以及大电流电路等则常采用整片式铺铜。
面对如此丰富的覆铜知识,为了确保覆铜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哪些问题呢?首先,针对 PCB 中存在多个地,如 SGND、AGND、GND 等情况,需要按照 PCB 板面位置的差异,依次将最重要的"地"作为参照标准进行独立覆铜处理。此外,数字地与模拟地应分别覆铜,并在覆铜前先加强相关电源连线,如 5.0V、3.3V 等,从而形成多个形态各异的多变形结构。其次,对于不同地之间的单点连接,可采用 0 欧姆电阻、磁珠或电感进行连接。再次,对于晶振周围的覆铜处理,由于电路中的晶振为高频发射源,因此需在晶振周围覆铜,并将晶振外壳单独接地。另外,若遇到孤岛(死区)问题,可通过定义地过孔的方式进行解决,无需过多担忧。然而,在布线阶段,应平等对待地线,在走线过程中就应将地线布置妥当,而非依赖覆铜后再通过添加过孔来弥补未连接的地引脚,这种方法效果欠佳。值得注意的是,在 PCB 板上尽量避免出现锐角(<180 度),因为从电磁学角度来看,这会构成一个发射天线,可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只是大小程度有所区别。最后,对于多层板中间层的布线空旷区域,不建议覆铜,因为难以保证该覆铜具有良好的接地性能。同样,设备内部的金属部件,如金属散热器、金属加固条等,必须实现良好接地。此外,三端稳压器的散热金属块以及晶振附近的接地隔离带,都必须保持良好接地。总而言之,只要妥善处理 PCB 上的覆铜接地问题,其带来的益处必定远超弊端。它可以有效缩小信号线的回流面积,降低信号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PLC编程标准化提升工业自动化效率与可维护性
在工业自动化和控制领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实现高效、灵活控制的基石。为了确保编程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提高系统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制定统一的编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PLC编程的标准化方案,旨在为工程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快速理解和修改程序。一、程序结构的重要性程序结构决定了代码的可
0评论2025-03-1099
电子制作入门指南激发创造力与技术提升之旅
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到家庭娱乐系统,无一不在展示着电子工程的魅力。对于很多人而言,电子制作不仅可以是一项有趣的爱好,更是一扇开启科学世界的大门。本文旨在为您提供一份全面且详细的电子制作入门指南,帮助您在这条探索的旅程中扎实基础并享受乐趣。
0评论2025-03-10108
收音机性能指标全面解析提升接收质量的关键要素
收音机的质量高低,往往通过其性能指标来衡量。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多项指标,但在众多指标中,有几项尤为重要,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本文将对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失真度以及波段覆盖范围等几个重要性能指标进行详细介绍。一、灵敏度灵敏度是收音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收音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天线上感应到的最小
0评论2025-03-10107
调频制抗干扰能力强且频带宽并具有更高的功率利用率
1. 调频技术的抗干扰性优于调幅技术 针对外来的各类干扰、产业化进程中的制造加工以及天空闪电等因素带来的电磁辐射干扰,其对已调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衍生出寄生调幅现象,并进一步导致信号噪音的出现。然而,在调频制式下,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限幅技术来消除这些由干扰引发的寄生调幅现象。相较之下,在调幅制式中,已调幅信
0评论2024-10-15307
无线电通讯与广播技术原理解析
在无线电通讯以及广播领域中,我们必须传输包括语言、音乐、文字、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所转化而成的电信号。然而,鉴于这些信号的频率相对较低,依据电磁学原理,其无法直接通过天线有效地以电磁波的形式传输出去。因此,在信号发送端,我们通常采取调制手段,即将低频信号叠加至高频信号之上,并以此方式生成一个含有低频信
0评论2024-10-15271
如何构建并进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精密测试
为实现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输出,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需由放大电路以及反馈网络共同构成。另外,选频网络与稳幅环节同样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入选频网络,我们得以获取纯净且唯一频率的正弦波振荡;而稳幅环节的设置,旨在确保输出的振荡信号呈稳定的等幅状态。以R、C元件构建选频网络的正弦波振荡电路,常被称
0评论2024-10-15276
上拉电阻及下拉电阻的选择和作用原理
上拉电阻的作用及其应用范围:1、当TTL电路用以驱动COMS电路时,若TTL电路所输出之高电平水准低于COMS电路最低高电平规格(通常规定为3.5伏特),则此时便需在TTL的输出端口连接上拉电阻,借此提升输出高电平的数值水平。2、在使用OC门电路之际,务必将上拉电阻加入电路回路之中,方得以正常运作。3、为增强输出引脚的驱动
0评论2024-10-15366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分析放大电路
运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对电子放大电路展开深度剖析的精髓所在在于能否精准地构建并描绘出其相应的微变等效电路模型。具体实现流程为:首先绘制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尔后利用晶体管的简化h参数等效电路来替代实际的晶体管器件,同时需明确标注出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运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对电子放大电路进行深入研究
0评论2024-10-14278
现代测试系统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解析
1. 非电量特性概述1)从时间方面进行考察,非电信号可划分为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两大类别。2)从频率属性角度分析,国防科研试验以及机械制造工艺中的信号呈现出高低不等的特点,然而绝大部分信号皆属于低频范畴,甚至部分近似于直流特性。3)需要注意的是,非电信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们无不置于周围环境的各种干扰与噪
0评论2024-10-14254
如何运用万用表实现对双极型三极管的极性与类型(NPN或PNP型)的精准识别?
(1) 首要步骤便是辨别基本极性与器件类型:关于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这一装置,其b极至c极以及b极至e极之间各自构成了两个PN结。凭借着PN结的特性——正向电阻较低且反向电阻极高,我们可以利用万用表的Ω×100档位,将黑色探针(代表万用表内部电池的正极)连接至任意一个管脚之上,然后再使用红色探针(代表万用表电池的
0评论2024-10-1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