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智能计算将越来越多地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2023-06-09 09:155580工业品商城

在大大小小的计算设备无处不在的21世纪,我们如愿进入了智能时代的初级阶段。

今天,我们习惯于在工厂生产线上与电脑控制的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打交道,我们也开始将数据交给电脑进行分析和处理。 我们甚至可以把驾驶飞机和汽车的重任交给别人。 以专用计算机系统来完成。 不过,这样的智能似乎与我们预想的境界相去甚远。

仔细研究发现,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各种所谓的智能工具和设备不能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还表现在这些设备在关键操作和操作上仍然离不开“人脑”。 日常管理和维护。 

其实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计算机本身不够智能。 虽然计算机赋予了其他工具和设备一些自动化的功能,可以操纵它们完成一些本该由人类完成的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但客观地说,它现在的作用更像是负责指挥身体动作的小脑。  ,不能像人脑一样自主感知外界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在没有人工干预或介入的情况下控制和调整自身状态。

以大多数计算设备为例,当它们曾经运行各种应用程序负载时,它们的处理器基本上工作在相同的时钟频率和功耗状态下。 这种现象必然导致空转和计算性能的浪费。 如果他们再聪明一点,就应该像人一样,根据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灵活分配自己的资源和工作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实现智能时代的理想,还是需要回归计算。 智能必须从计算开始——我们首先要让计算机知道温度和饥饿,像人一样有适应变化和控制自己的本能,即实现性能和智能,然后是它和它的设备 控件和工具可以实现真正的独立思考和真正的智能化。

就像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一样,计算在经历了长期的成长之后,已经进入了智能计算时代。 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顺应了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趋势。 能源危机、低碳经济、物联网……这些最牵动人们神经的词,无不与智能计算联系在一起。

作为全球绝大多数计算设备“核心”的提供者,英特尔的愿景是从各种计算设备和智能消费产品的引擎,即处理器或处理器平台入手,实现其智能计算。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关键性的变化。

实现智能计算后,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灵活配置,降低能耗。 即将到来的被称为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也需要建立在智能计算的基石之上。

与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通过信息终端进行连接和交流不同,物联网要将人、物和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沟通。 这里的东西是具有计算能力和智能功能的东西。 它们可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并相互通信和协作。

今天互联网上各种终端之间,以及终端与后台系统之间的通信和相互响应,实际上都是由背后的人来操作和控制的。 但在未来的物联网中,物与物、物与人、物与计算机设备之间的协作必须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不需要人花太多时间进行干预、控制和管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所有具有计算能力的设备都必须即时了解外部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并对变化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信息处理和通信。 这就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而这个技术其实就是智能计算技术。

智能计算将越来越多地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去年12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英特尔架构事业部CTO庞思立举了英特尔开放能源计划的例子。 需要赋予电网更高的智能化,即使其在超级计算机的辅助下实现更高效的管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和排除电网中的故障。 对应这一计划,英特尔还将在嵌入式平台上引入智能计算的概念,让更多企业和个人使用的电器终端设备,包括冰箱、电视等家电和IT产品,都可以智能、省电。 即时的。 他的话实际上形象地说明了英特尔的智能计算理念及其产品对供电企业和每一位普通用电用户的应用价值。

上游厂商的进步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它依靠自身不断创新,为整个生态系统的集成创新奠定基础,有效激发创新热情。 英特尔新推出的酷睿处理器和至强处理器因其智能特性而具有颠覆性的影响,成功地将智能计算扩展到各种计算平台。

对于设备厂商而言,由于处理器智能化特性的新突破,可以更好地实现轻薄机型、游戏等诸多个性化创新设计,数据中心的能力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一旦升级需求被激发,一方面硬件设备的销量会立即增加,同时版本更高、功能更强的应用软件也将拓宽市场。 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行业和用户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螺旋式上升。

在英特尔的规划中,未来的智能计算版图并不局限于某款处理器。 其长期目标是让企业和个人使用的所有具有计算能力的设备能够智能地检测用户和应用需求的变化,并自动调整工作状态和调动资源以应对变化,从而帮助用户节省能源、人力和时间 管理它们的成本。

目前,英特尔的智能计算概念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即按需、自动和可扩展。 其中,按需主要是指处理器平台必须能够自动判断应用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并做出响应; 自动意味着处理器平台在响应变化时可以相应地高精度地调整其性能输出和功率。 消耗,帮助用户获得最佳的计算能效; 可扩展性是指处理器平台必须支持新的应用软件和应用模式,以便用户更灵活、更合理地分配计算资源。

这些要素看似简单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 例如,如果未来物联网中各种智能设备的计算单元不具备自动调整工作状态的功能,那么它们忙碌时和空闲时的功耗可能差不多。 这样,物联网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之前,首先会成为一个超级电网,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当然,英特尔智能计算理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 上述要素客观上相当于一个人的“本能”,比如能够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判断和反应,或者根据工作量。 决定你必须付出多少努力。

未来,在这些“本能”之上,英特尔还会加入更多更高层次的智能计算元素和功能,但都必须以这些“本能”为基础。 通过融合所有智能计算元素和功能,英特尔希望实现到 2015 年有 150 亿台计算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相互连接并可能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和协作的目标。 而它的长期目标是在未来40年让机器像人类一样聪明。 从这两个目标的描述来看,他们所指的其实是逐渐接近的物联网和我们理想中的智能时代的图景。

打赏 0
工业信息安全:数字浪潮下的严峻挑战与大模型驱动的未来守护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工业领域虽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公开披露的工业信息安全事件高达312起,覆盖了十几个工业细分领域。其中,制造和能源领域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重镇,攻击手段呈现出目标多元化、手段复杂化、影响

0评论2025-09-264

智能制造:企业盈利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企业存在的根本动力是为了实现盈利。而在新时代,智能制造正成为企业驱动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尽管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各异,因此智能制造的实践路径也各有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营模式量身定制智能制造系统。然而,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性如何,在追求盈利这一共同目标下,所有企

0评论2025-09-264

中国工业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到“智能智造”的转型之路
中国已然坐拥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其规模仍在强劲增长。然而,这片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多数应用仍停留在“低端基本阶段”,主要以替代人力进行的简单机械操作为主,执行的是“点到点”的固定任务。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成本、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端应用的主流化

0评论2025-09-264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迎来“进化”:从机械臂到“智慧大脑”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曾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力。然而,随着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传统的“机械臂”模式已显疲态。 智能制造核心要求的“自感知、柔性化、高速度、定制化”等特质,对工业机器人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趋势,并结合泰国某汽车零部件制造

0评论2025-09-263

“5G+工业互联网”: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双核驱动力”
中国在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正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基站已达318.9万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更有超过8000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深入各个工业大类,其影响力已 “覆盖全部工业大类”,并加速向更多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延伸。5G:智能制造的“泛

0评论2025-09-264

ICT:新工业革命的“核爆点”,驱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腾飞
信息通信技术(ICT)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工业的格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深刻指出,ICT已成为新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变量,每一次的迭代升级,都为工业化带来了阶梯式的支撑作用飞跃。从局部优化到全局重塑:ICT驱动的工业化进阶过去,ICT的应用更多集中在局部优化工业效率。在中

0评论2025-09-263

数字化浪潮下的中国“信通”力量:引领新型工业化,“数智”绘就发展新篇章
当数字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已然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12月22日,汇聚行业顶尖智慧的“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以“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信息通信业助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描绘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宏伟蓝图。这场盛会不仅是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现

0评论2025-09-262

武汉“工业元宇宙”先行:擘画智能制造新蓝图,加速数字经济的“超级风口”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澎湃激荡中,武汉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将目光聚焦于 “工业元宇宙”。近日,武汉市经信局率先发布2023年武汉市工业元宇宙十大优秀应用场景名单,这标志着武汉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探索进入了崭新阶段,为推动制造业的深度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超级风口”。工业元宇宙:武汉加速布局的战略

0评论2025-09-262

揭秘2024制造新动能:协作机器人(Cobots)重塑生产力与人性化工厂
202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制造业的“枷锁”,而是驱动创新的“引擎”。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企业正迫切寻求在生产率上实现“飞跃”。普华永道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到2030年,自动化技术将为全球经济注入高达15万亿美元的增长动能。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高昂门槛,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正是

0评论2025-09-253

破“芯”而出:中国工业软件的“炼金术”与未来增长极
当中国制造的“骨骼”日益强健,精密的“肌肉”逐渐成型,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至关重要——“神经系统”的强大。业内资深人士如高素梅等,曾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一旦技术代差持续扩大,将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发展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是对现状的担忧,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我国工业软件的升级之路,迫切需

0评论2025-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