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表示,本次协议书的签订体现了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地,利于公司扩大产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加速公司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化,同时也为未来公司动力电池、储能等相关业务打下产能基础,利于公司优质产品和前沿技术在不同细分领域市场发挥优势,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
8月20日,孚能科技发布的新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20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75亿元有所扩大。
对于营业收入增长,孚能科技表示,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国内疫情缓解,公司客户出货量显著增加,同时戴姆勒项目开始供货并实现销售收入;而净利润亏损扩大则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镇江一期项目转为固定资产投资后开始折旧费用,以及公司镇江基地投入生产后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所导致。
据了解,孚能科技镇江一期工厂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今年4月,戴姆勒EVA项目的电池量产下线,产能建设工作正按照计划向前推进。镇江基地作为戴姆勒项目的主要生产基地,分三期建设:一期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二期电芯工厂建设本年度4月已开始实验设计,5月进行了试生产,目前正处于逐步爬产阶段。二期模组工厂已按计划6月底主体建筑及内部洁净装修完成,开始设备安装调试;三期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中。
5G商用之前,业内的忧虑体现在三个方面:5G基站数量比4G基站数量多;5G单个基站的耗电量比4G基站的大;5G单个基站的价格比4G基站的贵。
所以,要想让5G技术成为使能社会和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器,节能降耗成为全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GSMA研究显示,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占全球碳排放的0.4%,然而对于其他行业的节能减排可以实现10倍的杠杆效应。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下,绿色5G已成为各行各业节能减排的核心抓手。
在中兴通讯看来,绿色5G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本身碳排放的持续降低,构建一张具有极致能效比的低碳5G网络;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5G网络,结合赋能平台与行业组件,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在提高经营生产效率的同时节能减排,构筑绿色数字生态。
5G本身是一种高能效技术,在大流量情况下,5G每比特能耗只有4G的十分之一。将5G与AI、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结合,利用绿色5G云网底座,结合赋能平台与行业组件,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低碳特质,持续助力各行业节能减排。
举例来看,在有色金属冶炼领域,通过5G网络打破传统工厂布线模式的瓶颈,实现生产设备高并发数据的实时传输,以云南神火为例,5G网络接入感知数据源已超过1万种,每吨铝降电耗1~2%,每年可节约用电9000万度以上;其中5G+电解槽漏液在线监测,实现0到1000℃高温危险区域在线检测,解决7万测温点数据采集,替代人工巡检,及时感知并预警电解槽漏液,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在交通领域,从国内各行业的碳排放占比来说,交通行业占28%,仅次于电力行业的41%。5G智慧车路协同可通过“智慧红绿灯”、实时感知分配路权等,发挥在通行状况实时监测、诊断分析、趋势推断、预报预警方面的作用,使拥堵时间降低约20%,将汽车油耗和排放降低5%-20%。
在医疗领域,将5G网络应用于多维度的智慧急救绿色通道,包含了5G急救移动单元中的远程生命体征监测和5G远程B超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操作,为病人争取宝贵时间的同时减少专家在公路和航空旅行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2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2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5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